• 最近访问:
发表于 2025-09-20 16:11:54 天天基金iPhone版 发布于 福建
降息落地=利好兑现?别急,行情才刚开始,以及又有药企报利好了!

#医药行情狂飙过后,是转折还是蓄力?#


降息潮涌暖风频,融泽初沐药海新。


双靶破茧惊寰宇,千帆竞渡显真淳。


审评甘霖催杏茂,东风浩荡送舟轻。


长河守望仁心在,且看云帆济苍生。


9月17号,美联储终于开启了年内第一次降息,下调利率25个基点。这不仅是2025年的首次降息,更是继2024年三次降息之后,宽松步伐的又一次迈进。关键点在于,美联储的点阵图预测:今年内预计还将降息50个基点,未来两年(2026、2027年)每年还会再降25个基点。有人说,降息利好落地创新药就可以跑了。那么,我们提醒大家,首先,降息没有完全落地,才刚开始,后面还有得降;其次,观摩一下降息周期里创新药的整体表现,演绎的时间都比较长,上涨的空间都比较大——可别跑早了,踏空才是最难受的。


为啥反复说降息利好创新药?道理其实挺简单。创新药研发,那是出了名的“烧钱”又“耗时”,动辄十年八年,资金需求巨大。美联储这一降息,全球融资环境眼看着就要回暖,医药产业的投融资活动自然跟着受益,企业找钱更容易、成本更低。而且,降息之后流动性宽松,创新药这类成长型资产的估值水平也得跟着往上抬。翻翻历史书就清楚了,回顾以往的美联储降息周期,无论是美国生物科技指数还是咱们中国创新药指数,表现普遍是震荡上行的。历史数据显示,在降息周期中,全球生物医药板块往往共振上涨,展现出较高弹性。

除了美联储降息这个核心利好,今年支撑创新药行情的,还有几股强劲的“中国风”:中国新药研发进入井喷期、BD(商务拓展)合作频频爆单、国内政策环境持续向好。就在美联储降息的同一天,国内创新药企业龙头智飞生物和恒瑞医药这两家龙头又双双报喜了。


首先,智飞生物的双靶点GLP-1减肥药临床试验获批。9月17日晚间,智飞生物发布公告,由控股子公司宸安生物研发的CA111注射液获得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药物临床试验批准通知书,同意在成人超重或肥胖患者中开展临床试验。这个CA111注射液是一款葡萄糖依赖性胰岛素释放肽(Glucose-dependent insulinotropic polypeptide,GIP)受体和胰高血糖素样肽-1(Glucagon like peptide-1,GLP-1)受体的双重激动剂。这一类双靶点GLP-1机制的新药药,国内仅有替尔泊肽注射液获批上市,暂无其他同靶点国内产品获批上市。GLP-1减肥药是一条黄金赛道毋庸置疑,2025年上半年,GLP-1减肥药司美格鲁肽凭借166.83亿的销售额成为全球新“药王”。未来凭借GLP-1类药物领域的前瞻性布局与研发实力,智飞生物或获得第二增长曲线。

其次,恒瑞医药的注射用瑞康曲妥珠单抗新适应症上市申请获受理并纳入优先审评。9月17日,恒瑞医药公告称,注射用瑞康曲妥珠单抗(SHR-A1811)用于治疗既往接受过一种或一种以上抗HER2药物治疗的局部晚期或转移性HER2阳性成人乳腺癌患者的新适应症上市许可申请获国家药监局受理,且已被纳入优先审评程序。该药品已在国内获批上市,适用于治疗存在HER2(ERBB2)激活突变且既往接受过至少一种系统治疗的不可切除的局部晚期或转移性非小细胞肺癌(NSCLC)成人患者。

而龙头智飞生物、恒瑞医药这两家创新药企业的表现,只不过是中国创新药企业的一个缩影。根据官方最新统计显示,我国在研新药数量占全球比例已超过20%,跃居全球新药研发第二位。我们的核心竞争力在哪?一是显著的“工程师红利”带来的高效与低成本优势;二是在ADC、细胞治疗、基因治疗、双抗/多抗等前沿领域,展现出强大的“从1到100”的落地能力。当下,中美创新药研发差距已从10年迅速缩短至3.7年!中国进行III期临床试验的成本仅为美国的1/3(约25000美元 vs 69000美元),患者招募速度更是美国的1.5倍。这种“成本+速度”的双重碾压优势,让中国生物科技公司在“1到N”的创新领域,具备了足够的投资回报率吸引力。

政策层面也一直在为创新药发展“开绿灯”。就在美联储降息前几天,国家药监局正式发布了《关于优化创新药临床试验审评审批有关事项的公告》。里面明确提出:为进一步支持以临床价值为导向的创新药研发,提高临床研发质效,对符合要求的创新药临床试验申请,要在受理后30个工作日内完成审评审批。这可不是空话,自药品审评审批制度改革以来,特别是2019年实施60日默示许可后,临床试验审评审批效率大幅提升,有力推动了我国创新药研发提速和融入全球体系。当前我国创新药研发持续加速,成果不断涌现,审评端政策的持续优化,无疑将为整个行业再添一把火,创新药企业将持续受益于此。

所以说,美联储降息25bp,对创新药板块而言,只是众多利好中“已兑现”的那一个,更多的利好还在路上。全球宽松环境改善融资、国内企业研发实力爆发、重磅产品管线推进、政策暖风频吹……多重因素共振,创新药这轮行情的逻辑正在被不断夯实。


那面对这样的机会,有没有什么好工具能方便地一键布局整个板块呢?当然有。比如一些聚焦于创新药领域的基金产品,像上银基金旗下的——上银医疗健康混合基金(A:011288,C:011289) ,它就专注于布局沪港深三地优秀的创新药上市企业。目前它主要持仓集中在港股医药板块,逻辑也很清晰:港股那边聚集了大量优秀的、正处于爆发前夜的生物科技公司,在估值修复上可能拥有更大的弹性空间。

更让我安心的是上银医疗健康混合基金的“攻守之道”。面对医药板块连续三年多的震荡调整,上银医疗健康混合基金的A类份额近三年的最大回撤率仅为35.07%,优于59%同类型基金,对于一些低风险投资者来说,35.07%这个回撤数据可能还是过高,可是大家不要忘记了,上银医疗健康混合基金是一只医药板块的主动权益基金,你想想之前投资白酒、新能源的主动权益基金哪一只回撤不是超过40%的?而0.35的夏普比率又彰显出超额收益能力,优于79%同类型基金。这种“进可享受产业爆发红利,退能守住本金安全边际”的特质,在辉瑞重金向三生制药购买海外授权的行业剧震期尤为重要。正如之前在一个基金公司直播间里,一位研究员所说,这个赛道需要穿越长周期的定力,而上银投研团队和杨建楠经理通过主动选股、控制回撤这两大项,成功化解了我对创新药行业周期性的焦虑。

写在最后:医药投资之道,不在追逐短期,而在守望生命长河,每一项医药创新都承载着人们对高质量生活的追求。选择上银医疗健康混合基金(A:011288,C:011289)一起,与中国医药行业创新成长同行!$上银医疗健康混合C$ $上银医疗健康混合A$



郑重声明:用户在基金吧/财富号/股吧等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作者: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登录 | 5秒注册 作者:,欢迎留言 退出发表新主题
温馨提示: 1.根据《证券法》规定,禁止编造、传播虚假信息或者误导性信息,扰乱证券市场;2.用户在本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东方财富社区管理规定》

扫一扫下载APP

扫一扫下载APP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34289898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021-54509966/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