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基金调研团#
医药板块强势复苏,可以说是今年二级市场中最受瞩目的行情之一。我们看到,尽管市场从年初至今主线轮动频繁,但有一个细分赛道始终没有缺席于投资者的视野,那就是创新药。在医药行业整体处于估值修复、政策预期回暖的背景下,创新药板块从年初至今持续发酵,成为科技与消费之外的又一“新贵”。从二级市场的表现来看,无论是A股还是港股创新药方向,今年以来涨幅都大幅跑赢大部分行业指数。

而这一轮医药行情的主要燃料,无疑是屡创新高的创新药BD交易热潮以及持续不断的利好政策,也带动了整个医药板块估值相对走高。截至8月底,全球创新药达成BD交易数量540项,总金额1634.10亿美元。其中,国产创新药对外授权交易数量83项,总金额达845.31亿美元,成为全球创新药BD授权方中的主力。政策层面也在持续支持医药产业尤其是创新药的发展。今年1月,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全面深化药品医疗器械监管改革促进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继续支持创新药、创新型医疗器械、罕见病用药物与医疗器械的发展。今年7月国家医保局联合国家卫健委出台《支持创新药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提出5方面16条措施。
在上银医疗健康混合基金经理杨建楠看来,这背后是国内创新药产业长期积累后的阶段性集中体现。“创新药5-10年的长周期行情才处于第一阶段(BD授权阶段)中期,目前仅肿瘤领域有大额BD交易,自免、代谢等领域尚未大规模开展,第一阶段仍有较大空间。后续第二阶段(临床推进)、第三阶段(商业化)将分别以临床进展、销售数据为催化,每个阶段均具备向上动力,行情远未结束。”
杨建楠拥有9年从业经验,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具备生物医学工程专业背景,同时拥有实体生物科技公司工作经历,长期接受医疗医药领域系统性学习,并专注于医药板块的研究和投资,近年来更是聚焦深耕创新药。今年以来,她管理的上银医疗健康混合(A类:011288;C类:011289),在这一波行情中脱颖而出。


该基金成立于2021年3月30日,至今已有四年多的时间。作为一只采用医药领域产业趋势投资策略的基金,上银医疗健康混合可以说将基金经理自身医学背景和长期积累发挥的得心应手,细看基金收益曲线,该基金的超额收益几乎是一条斜率很陡、连续向上的曲线。截至2025年9月15日,其中上银医疗健康混合A近1年净值增长率70.07%,今年以来净值增长率55.44%,近半年净值增长率45.10%,各阶段来看均大幅跑赢同期业绩比较基准和同期沪深300指数。这一成绩背后,既有杨经理对医药行业趋势的敏锐判断,也有对个股的深度挖掘和前瞻布局。

作为医药主题基金的基金经理,杨建楠有一套自己的投资方法论——坚持产业趋势投资,围绕技术创新、需求变化、政策驱动三大核心因素,筛选具有巨大增长潜力的细分板块。在投资过程中,优先控制回撤风险,在此基础上追求长期收益。对于控制回撤的方式,杨经理表示,会设置好个股和细分子行业配置上限。还会动态调节总体仓位,不会轻易调整仓位,除非明确判断存在大幅回撤风险时,日常主要通过个股与行业配置来优化控制风险。从该基金回撤数据来看,近一年最大回撤为18.02%,优于40%同类基金,近三年最大回撤为35.07%,优于62%同类基金,回撤整体表现尚可。近一年夏普比率为2.10,近三年夏普比率为0.30,投资性价比很高。

从最近一期基金持仓情况来看,配置上高度聚焦高景气赛道,其中创新药占比接近70%,为核心配置板块;另外像器械占比约6%,医疗服务占比约9%,二者与创新药形成协同。器械板块因处于更早的复苏阶段,且已有部分企业率先实现业绩突破,因此进行了战略性配置。从年初至今整个基金走势来看,这种配置比例的有效性是不言而喻的,在该基金半年报的投资策略中也给出了答案,其中化学制药较医药指数超额收益最多,主要是因为中国创新药企密集授权产品管线给跨国大药企,授权占比快速提升且在部分领域引领全球。医疗服务较医药指数也有较多超额收益,主要是因为创新周期反转带来配套产业链业绩回升。生物制品、医疗器械和中药跑输指数,主要是因为疫苗、器械集采、院外中药市场等尚未出清。
当然,随着不同的子行业周期和发展,所配置的比例也会出现变化,历史上该基金就曾布局过中药板块,自前年起聚焦创新药并持续加大配置比例,未来将根据各细分板块机会动态调整仓位,积极把握优质投资标的。
对于投资医药板块的小伙伴,目前最关心的应该是医药行业还能继续向上吗?毕竟已经涨了这么多了。在调研时,杨建楠经理也与大家进行了深入的讨论,她认为:“医药行业仍具备持续向上动力。从核心驱动板块创新药来看,国内创新药在临床与BD出海方面均实现突破,海外市场空间是国内的数十倍,且跨国大药企购买需求未减,自免、代谢领域潜在BD交易空间广阔,行情才刚刚启动。而从其他板块看,CXO、科学服务已触底反转,器械接近触底,中药、医疗服务也将逐步反弹,整个医药板块处于底部反转初期,向上趋势明确。”
从基本面的角度出发,整个生物医药行业都在持续提升,本质上是整个行业势能在持续提升,底层逻辑是我们的工程师红利+极致内卷的价值正在逐步被挖掘并且放大。从产业层面来看,创新药行情的启动,既是中国医药产业十年磨一剑的厚积薄发,也是政策、资本、人才、技术合力推动下的必然结果。

目前整个医药板块主线非常明确,牛市格局非常明显。其它医药板块细分赛道也会存在阶段性轮动,但当前及未来一段时间,创新药仍是核心主线,具备长期投资价值;中期来看,器械板块有望成为下一条主线,其产业逻辑与估值性价比均具备优势。短期可能存在资金在创新药与其他细分板块间的“高低切换”,但不会改变创新药的主线地位,其他板块更多是阶段性机会。
我们看到,近期生物医药方面政策可谓利好不断,就在上周五,国常会审议通过《生物医学新技术临床研究和临床转化应用管理条例(草案)》。会议指出,要推动我国生物医学技术创新发展,加快技术研发和成果转化应用,促进生物医药产业提质升级,着力塑造发展新优势。
此外,国家药监局正式发布《关于优化创新药临床试验审评审批有关事项的公告》,其中提到:为进一步支持以临床价值为导向的创新药研发,提高临床研发质效,对符合要求的创新药临床试验申请,在受理后30个工作日内完成审评审批。可见在政策层面对于生物医药行业的支持力度有增无减,我们生物医药行业的崛起已经势不可挡,随着时间的推移只会越来越强大。
总结,医药一直以来都是长坡厚雪的赛道和A股市场的主线板块,医药投资之道,不在追逐短期,而在守望生命长河,每一项医药创新都承载着人们对高质量生活的追求。当前,创新药的行情仍在如火如荼地展开,而在中国创新药进入收获期这一基本面的支撑下,创新药行业大概率仍然可以持续发掘出投资机会。当前的每一次的回撤和调整,可能都是我们再次上车的好时机。对于看好创新药机会的投资者来说,像上银医疗健康混合(A类:011288;C类:011289)这种各方面数据都表现优异的基金,是值得大家关注的“含新量”较高的投资工具。@上银基金 @上银基金 杨建楠 @天天基金创作者中心 @天天精华君 @即兴发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