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基金调研团#
2025年,医药板块在经历长期调整后,终于迎来业绩与估值双击的“高光时刻”。创新药企业凭借临床突破与海外授权(BD)大单频出,成为市场最炙手可热的投资主线。然而近期板块出现震荡,不少投资者开始疑虑:医药行情是昙花一现,还是长牛起点?
在此背景下,由上银基金旗下深耕医药产业9年的基金经理杨建楠管理的上银医疗健康混合C(基金代码:011289),凭借对创新药产业的深度布局和精准把握,近1年收益率高达61.44%(数据截至2025.8.15),超额收益显著,成为投资者布局医药板块的优质工具。
一、基金经理:产业出身 + 投研深耕,双轮驱动
杨建楠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生物医学工程专业,拥有实体生物科技公司工作经历,并先后在券商、资管机构担任医药研究员。2022年2月接手管理上银医疗健康混合基金后,他将深厚的产业认知与扎实的投研框架相结合,逐步构建起以创新药为核心、器械与医疗服务为协同的投资组合。
二、产品策略:聚焦创新药,把握产业大趋势
该基金采用产业链投资策略,重点挖掘医药行业中增长更快、景气度更高的细分方向。目前,基金近70%仓位配置于创新药,6%左右布局器械,9%左右配置医疗服务,科学服务与CXO等板块也与创新药形成协同效应。
杨建楠指出,创新药投资属于5-10年长周期行为,当前仅处于“BD出海授权”的第一阶段,后续还有临床推进与商业化放量两大阶段支撑行情延续。尤其是自免、代谢等领域的BD交易尚未大规模开展,未来空间广阔。
三、行业观点:医药板块处于“底部反转初期”
在调研中,杨建楠系统阐述了对医药各细分板块的判断:
创新药:BD交易+学术会议+政策支持,“金九银十”行情可期;
器械:集采接近尾声,出海加速,估值与成长性价比突出;
CXO/科学服务:需求触底回升,景气度持续修复;
中药/医疗服务:调整近尾,未来1-2季度有望迎来拐点。
他认为,整个医药行业正处于系统性触底反转的初期,向上趋势明确。
四、风控与选股:严控回撤,聚焦优质企业
在控制回撤方面,基金通过个股比例上限、行业分散、动态调仓等方式管理风险。选股则围绕三大维度:市场空间、竞争格局、管理层能力,尤其看重企业创新能力的真实性与可持续性。
五、未来展望:创新药仍是主线,器械或成下一亮点
尽管短期板块或出现震荡与轮动,但杨建楠坚持认为,创新药仍是医药行业长期主线,当前估值与利润空间仍具备翻倍潜力。同时,器械板块因其类似的“创新+出海”逻辑和更早的产业阶段,也有望成为下一个接力方向。
结语:低位布局,借基入市正当时
医药行业的长期成长逻辑并未改变,创新药更是中国医药企业走向全球的核心竞争力。上银医疗健康混合C(011289) 在杨建楠的管理下,依托专业的产业洞察和严谨的投资框架,为投资者提供了一条布局医药长牛的便捷路径。
风险提示: 基金有风险,投资需谨慎。以上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请详细阅读基金法律文件,根据自身风险承受能力理性投资。$上银医疗健康混合A(OTCFUND|0112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