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发基金的张东一女士此前是一位超百亿知名的基金经理,但已于2025年3月6日卸任了所有在管的公募产品,不再管理任何公募基金。
张东一女士在管公募规模在2021年二季度末曾达到140.26亿元的峰值,但此后持续缩水,至2024年底仅余28.23亿元。
广发基金于2025年3月6日公告,张东一女士因“工作安排”卸任其当时管理的全部5只产品。加上今年2月已卸任的2只产品,她已无在管公募产品。
此举被市场描述为“清仓式卸任”。
根据目前公开可查的权威信息,并没有证据表明张东一本人有“老鼠仓”行为。她近期引起市场关注主要是因为其“清仓式卸任” 了所有在管的公募产品,并且其管理的一些产品业绩表现不佳。
张东一女士管理的多只基金产品,近年来亏损严重。例如:
广发沪港深价值精选混合A:自2021年5月成立至2025年2月卸任,任期回报为-34.75%(净值仅为0.6579元),远低于同类平均的-14.70%。
广发沪港深新机遇股票:2021年3月接手至2025年2月卸任,任期回报为-39.16%,远低于同类平均的-8.16%。
广发价值核心混合A:在2021年1月至2023年8月管理期间,任期回报为-47.39%,累计亏损25.41亿元。
惨淡的业绩导致基金规模大幅缩水。张东一女士在管规模从2021年二季度峰值期的140.26亿元,骤降至2024年底的不足30亿元,缩水幅度近八成。
张东一女士的卸任也反映了基金行业“造星运动”的反思和广发基金内部面临的挑战。
行业“去明星化”趋势:公募行业过去依赖“明星基金经理”吸引资金的模式正在变化。监管层也在推动改革,要求更注重投资者实际盈利体验,强化基金经理的激励约束机制(如要求产品收益率达标,强化延期支付和追索机制)。
广发基金投研与风控受质疑:广发基金旗下多位曾知名的基金经理,如刘格菘、郑澄然、邱璟旻等,近年也普遍遭遇了严重的业绩滑坡。这引发了市场对广发基金整体投研体系和风控能力的质疑。
张东一女士的“清仓式卸任”,直接原因是其管理的基金业绩长期不佳,背后则涉及投资策略与市场风格的错配、行业模式的转变以及公司内部可能的多重考量。
以上观点或数据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过往业绩不预示未来表现,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17位副总级别的基金经理大PK,广发刘格菘业绩垫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