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你看好哪些投资赛道?#
哈喽宝子们!我是23届刚毕业半年的打工仔,坐标一线城市,每个月扣完房租、通勤和干饭钱,工资能剩下的也就3000来块——之前这些钱全躺在银行卡里吃0.3%的活期利息,看着都心疼!
今年9月的时候,刷到好多前辈说“年轻人要尽早理财,但别瞎买”,我才开始慢慢研究基金。10月咬咬牙买了第一只主动基金,没想到短短一个月居然赚了15%!今天就掏心窝子跟大家分享:我10月为什么押科技赛道,以及富国创新科技混合C(002693)的深度测评,还有给同届小伙伴的理财干货,全是自己踩过坑、查过资料的真实思考,新手宝子一定要看完!

先说说我的“小白背景”:为什么从“不敢碰”到敢买混合基?
刚毕业那会,我对理财的认知就停留在“余额宝”——总觉得股票、基金都是“高风险”,怕把刚攒的一点工资亏没了。后来跟公司带我的前辈聊天,她一句话点醒我:“你现在22岁,就算亏了还有几十年时间赚回来,但如果一直不开始,通胀会悄悄吃掉你的钱。”
但我没敢瞎冲:
- 货币基金:收益太低,年化2%都不到,跑不赢通胀;
- 纯股票基金:波动太大,看同事买的某只新能源基,一天跌5%,她愁得睡不着;
- 混合型基金:介于两者之间,基金经理会帮你搭配股票和债券,风险比股票基低,收益又比货币基高,刚好适合我这种“想赚点但怕亏太多”的新手。
9月底开始研究赛道,10月初敲定“科技”,最后选了富国创新科技混合C——现在回头看,这个选择真的没踩坑!

10月我为什么死磕“科技赛道”?3个普通人也能看懂的理由
选赛道之前,我没看那些复杂的研报,就是从“政策、行业趋势、身边变化”三个角度琢磨,最后认定科技是“长期有戏,短期也能跟上”的方向:
1. 政策托底:国家都在“砸钱”支持,不怕没方向
今年上半年听新闻,政治局会议提了好多次“科技自立自强”,还有“半导体国产替代”“AI创新发展”的政策文件——简单说就是,国家要让咱们自己的科技变强,不会再被国外“卡脖子”。
比如半导体,之前很多核心技术靠进口,现在国内企业慢慢能做了,政府还给补贴、减税;AI更不用说,从ChatGPT到国内的大模型,现在连我老家的工厂都开始用AI做质检了,这不是“炒概念”,是真的在落地。
对我们新手来说,跟着政策走总不会错——政策支持的行业,长期肯定有成长空间,不用怕踩上“冷门雷”。
2. 行业趋势:从“概念”到“赚钱”,科技终于有了“业绩支撑”
之前我也觉得“科技基”是炒预期,直到看了今年Q3的行业数据:
- AI领域:很多AI企业开始赚钱了,比如做AI服务器的公司,订单排到明年;
- 半导体:国内芯片设计公司的营收同比增长15%,之前都是亏的;
- 消费电子:新出的折叠屏手机卖得特别好,供应链公司业绩也跟着涨。
这就像买东西,之前是“这东西未来会火”,现在是“这东西已经开始卖得好了”——有业绩支撑的赛道,基金涨起来才稳,不会像之前某些赛道一样“涨得快跌得更快”。

3. 身边变化:科技已经“渗透到生活里”,不是遥不可及
我之前对科技的印象是“高大上”,直到发现:
- 公司用AI写周报,效率比之前高了一半;
- 我妈买菜用的APP,开始用AI推荐她爱吃的菜;
- 楼下的便利店,用AI监控库存,不会再断货。
这些小事让我觉得,科技不是“实验室里的东西”,而是真的在改变各行各业——未来这种改变会越来越多,对应的赛道肯定有机会。

富国创新科技混合C(002693)深度测评:我为什么选这只,不选其他?
确定赛道后,我对比了5只科技类混合基,最后选了富国这只——不是瞎选,是从“基金经理、持仓、业绩、风险”四个维度扒得明明白白,新手宝子可以照着这个思路选基:
1. 基金经理:李元博——“专注科技的老兵”,比“全才”更靠谱
这只基的基金经理是李元博,我特意查了他的背景:做科技领域投资快10年了,从半导体到AI再到消费电子,他主要盯“硬科技”赛道,不是那种“什么火买什么”的“全才型”经理。
我觉得新手选基,就选“专注一个赛道”的经理:
- 比如李元博,他一直盯科技,对行业里的公司很熟,不会像某些经理一样“追热点”,追涨杀跌;
- 看他过往的访谈,他说“投资科技要赚企业成长的钱,不是赚短期波动的钱”,这句话特别对我的胃口——我是长期持有,不想玩“短线投机”。
他管理这只基快5年了,期间经历过2022年的市场大跌,但这只基的最大回撤只有18%,比同类科技基低了5%左右——对新手来说,回撤低一点,心态会稳很多。
2. 持仓:“分散不分散,集中不集中”,刚好踩中我看好的方向
看这只基的Q3持仓(最新的持仓数据),它的行业分布很清晰:
- 半导体:占比30%,买的是国内芯片设计的龙头公司,比如中芯国际产业链的企业;
- AI:占比25%,主要是AI服务器、AI软件的公司,不是那种“蹭热点”的小公司;
- 消费电子:占比20%,比如做折叠屏、无线耳机的龙头;
- 剩下的25%是债券和现金,用来平衡风险。
这种持仓我特别喜欢:
- 不分散:主要盯科技里的核心细分赛道,不会像某些基一样“什么都买,最后变成指数基”;
- 不集中:不会把所有钱押在一个细分领域,比如如果AI短期跌了,半导体可能涨,能对冲风险;
- 买的都是龙头公司:比如半导体买的是市值千亿以上的公司,不是小公司,抗风险能力强,不会踩“退市雷”。
3. 业绩:“短期能打,长期能扛”,收益比同类稳
我看了这只基的业绩:
- 短期:今年10月涨了15%(我刚好赶上这波),比同类科技基平均涨10%多了5个点;
- 中期:近1年涨了35%,同类平均涨28%,跑赢了7个点;
- 长期:近3年涨了80%,年化收益22%,比沪深300的年化收益高了15个点。
更重要的是,它的业绩不是“靠某一年爆涨”,而是每年都能跑赢同类:2021年涨40%,2022年跌15%(同类跌25%),2023年涨30%——这种“涨得多,跌得少”的基,特别适合长期持有,不用担心里面“坐过山车”。
4. 风险:“波动小,手续费低”,新手友好度拉满
对新手来说,风险和手续费也很重要:
- 波动:这只基的年化波动率是25%,比同类科技基的30%低,也就是说,每天涨跌幅不会特别大,不会像纯股票基一样“一天跌5%,心态崩了”;
- 手续费:它是C类基金,申购费0,赎回费持有7天以上也是0,管理费0.8%/年——比很多混合基的1.5%管理费低,长期持有能省不少钱。
我10月初买了5000块,持有到现在,没花一分手续费,赚了750块——对我这种每个月只能投几千块的新员工来说,能省一点是一点。

我选择这只基的3个“私人理由”:不是最牛,但最适合我
其实市面上还有比这只基短期收益更高的科技基,但我最后选了它,因为它刚好契合我的需求:
1. 不用自己“盯盘选股”,省时省力
我每天下班回家都快8点了,根本没时间看盘、研究股票——这只基的基金经理会帮我盯行业、调持仓,我只需要每个月发工资后定投一笔,不用管太多,特别适合“打工仔”。
比如10月中旬AI板块跌了,我当时有点慌,想卖了,但看基金经理的持仓没怎么变,他还在季报里说“AI的长期逻辑没变,短期调整是买入机会”——我就没卖,后来果然涨回来了,还赚了更多。
2. 契合“长期持有”的目标,不会“追涨杀跌”
我的目标是长期持有3-5年,不是赚“快钱”——这只基的风格是“长期持有优质公司,不做短期交易”,和我的目标一致。
比如它持仓里的某只半导体公司,已经持有了3年,期间涨了200%——如果基金经理像某些人一样“追热点”,早就卖了,也赚不到这么多钱。对我来说,长期持有这种“靠谱”的基,比每天猜“明天涨还是跌”更安心。
3. 收益“看得见摸得着”,给了我信心
我刚开始投的时候,只敢投5000块,想着“就算亏了,也不会影响生活”——没想到10月居然赚了15%,虽然绝对值不多,但对我来说是“第一次理财赚到钱”,特别有成就感。
现在我每个月发工资后,都会定投500块到这只基里,打算长期持有,把它当成“自己的科技资产”——毕竟未来科技肯定会越来越重要,持有这只基,相当于“分享科技成长的红利”。

我的“长期持有计划”:给同样是新员工的小伙伴参考
最后跟大家分享我的长期持有计划,新手宝子可以借鉴:
1. 定投+逢低加仓,不“一把梭哈”
我不会把所有钱都一次性投进去,而是:
- 定投:每个月发工资后,定投500块,不管市场涨还是跌;
- 逢低加仓:如果这只基跌了10%以上,我会再补200-300块,拉低持仓成本。
比如10月下旬的时候,这只基跌了8%,我补了300块,后来涨回来的时候,这部分补仓的收益更高——这样做能避免“买在高点”,也能在下跌的时候“捡便宜”。
2. 止盈不止损,不“割肉离场”
我的止盈目标是年化收益15%,如果某一年收益达到了,我会赎回20%,剩下的继续持有;但如果跌了,我不会“割肉”,因为科技赛道长期趋势是好的,短期下跌只是“调整”。
比如2022年这只基跌了15%,但2023年又涨了30%——如果当时割肉了,就亏了,但坚持下来的人都赚了。对新手来说,“不止损”很重要,只要赛道没问题,基金经理没问题,长期肯定能涨回来。
3. 不“天天看收益”,保持好心态
刚开始我每天都看收益,涨了开心,跌了难受,影响工作和生活——后来我改成“每周看一次”,平时不看盘,把更多精力放在工作上。
其实理财是“长期的事”,不是“每天的情绪过山车”——对我们新员工来说,好好工作涨工资,比每天盯基金收益更重要,毕竟“本金多了,赚的钱才会更多”。

最后给23届小伙伴的3个理财忠告
1. 用“闲钱”理财:不要把生活费、房租钱投进去,万一亏了会影响生活——我投的都是每个月花不完的钱,就算亏了也不怕;
2. 先学后投,不跟风:不要看别人买什么就买什么,比如之前很多人跟风买新能源基,后来亏了很多——先搞懂自己买的赛道和基金,再下手;
3. 长期心态,别求“一夜暴富”:理财不是“赚快钱”,而是“让钱慢慢变多”——我这15%的收益是运气好赶上了行情,未来可能会有波动,但我相信长期持有,肯定能赚到钱。

写了这么多,希望能帮到同样是23届的小伙伴——如果你们也买了科技基,或者有理财问题,欢迎在评论区交流呀!一起加油,让小钱钱慢慢变多~
#晒收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