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访问:
发表于 2025-10-13 16:07:49 股吧网页版 发布于 黑龙江
10月份,我依旧看好这两个方向,布局首选富国创新科技混合C(011120)!


#10月你看好哪些投资赛道?#

$富国创新科技混合C$

我是个普通的上班族,也喜欢在空闲时投资基金。一直以来,我都觉得投资要关注“真正的需求”,毕竟这是决定未来增长的关键。今年8月,我买了富国创新科技混合C(011120),没想到目前的收益已经有34.5%了!这比我之前投资的那些稳健型基金表现好多了,完全超出了我的预期。(自选图在文末哦)

从最近的行业动向来看,像AI应用端和光模块等硬科技领域的增长趋势并没有减弱,反而越来越强。AI应用目前已经快速打开了市场,而光模块则通过增加算力基础设施的需求,提升了自己的价值。这两块板块的投资机会,我打算继续关注。10月份,甚至整个四季度,我都会继续持有富国创新科技混合C(011120),而且会适时加仓。

Chapter 1 AI应用:行业格局重塑,场景为王时代来临

首先聊聊AI应用这一块儿。2025年一季度的AI应用市场经历了深刻变革,给了我很多启发。曾经大家比拼的是模型参数大小,现在则转向了应用场景的深度融合。《2025年一季度AI应用价值榜》显示,通用型AI助手增长放缓,而深度结合特定场景的AI应用异军突起。

这个变化很关键,它说明AI技术已经度过了“炫技”阶段,进入了“实用”阶段。以直播电商为例,AI多模态技术正在重塑“人货场”生态。第三代AI主播能实现微表情、语调、手势的拟人化表达,互动效率提升70%;一些服装品牌引入AI系统后,深夜时段流量转化率提升40%。这些都是实实在在的商业价值,不是实验室里的概念。

在内容创作领域,这种趋势更加明显。很多用户对AI创作工具的需求非常旺盛。有人用AI工具制作的抽象艺术短片在TikTok上播放量破百万,还有独立音乐人的AI生成Demo被唱片公司选中。这印证了我之前的判断:传媒、游戏、营销、办公软件等数字化程度高、内容需求大的领域,将是AI应用率先爆发的地方。

市场集中度也在提升,头部效应显现。DeepSeek和豆包占据MAU“亿级俱乐部”,Top6应用占据前20款应用MAU总和的近90%。这种格局对专注垂直领域的企业其实更有利,它们可以避开通用领域的激烈竞争,在细分市场建立优势。

Chapter 2 从行业逻辑看:CPO是AI基建的“刚需赛道”,现在布局正当时

“算力越猛,CPO越香”。最近,四大海外云厂商在最新的财报季都同步上调了今明两年的资本开支,主要是把这些资金用在了AI数据中心的建设上。特别是在硬件方面,800G光模块和明年要推出的1.6T光模块是最先得到投入的重点。

比如Meta,他们最近内部网络架构升级,原本预测的800G光模块需求是300万只,但现在直接调高到接近1000万只。与此同时,英伟达的GB300机架预计从2025年中开始量产,还会搭配1.6T的可插拔方案。国内的龙头厂商也不甘示弱,已经完成了小批量交付,并且拿到了2026年可见的订单。由于这些硬件的价格上涨,ASP翻倍,厂商的盈利弹性也随之增强。

根据产业链的调研,800G光模块目前还是供不应求,尤其是上游的DSP和EML芯片产能紧张,导致整个行业的景气周期被拉长。再加上工信部在9月启动了万兆光网的试点,并且开始补贴硅光芯片,这样的政策推动了整个行业的发展。另外,公募基金在二季度末对光模块的持仓也创下了历史新高,资金和政策的双重推动让整个市场更加活跃。

硅光技术和LPO方案的逐渐成熟,不仅降低了功耗,而且符合数据中心“双碳”考核的要求。国内厂商凭借成本优势和强大的交付能力,正加速走向海外市场,海外收入的比重逐步提高,也为厂商的估值空间带来了新的增长点。整个行业的良性循环正在加速加强。

Chapter 3 富国创新科技混合C(011120)的独特魅力

1. 涉足多个前沿领域,紧跟时代潮流

这只基金目前的持仓布局正好包含了我之前提到的两大主线。富国创新科技混合C基金重点投资的赛道集中在TMT(科技、媒体、通信)领域,尤其是电子、通信、传媒等方向。这些领域无疑是目前全球最具活力的行业,尤其是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人工智能、光模块等硬科技的应用场景越来越广泛,给资本市场带来了巨大的增长潜力。

从基金的前十大重仓股来看,它们中有不少是行业领先企业,比如巨人网络、新易盛、中际旭创、沪电股份等。这些公司背后都有深厚的技术积累和创新能力,代表着未来科技发展趋势的前沿阵地。如果你看好AI应用或者硬科技行业的未来,这支基金无疑是一个非常不错的选择。

2. 卓越的业绩表现,增长潜力巨大

过去六个月,富国创新科技混合C基金的涨幅已经达到了124.98%,可以说是表现相当抢眼。在资本市场,尤其是在动荡不安的市场环境下,能够实现这样的增长,说明这支基金的投资组合和基金经理的投资眼光都非常到位。对于普通投资者来说,如果在合适的时机入场,收益潜力是相当可观的。

不仅如此,基金的投资标的和行业选择也都体现了未来科技发展的趋势。无论是AI技术的迅猛发展,还是通信、电子行业的不断创新,都预示着这些领域未来将有更加广阔的增长空间。

3. 费率低廉,适合普通投资者

基金的费用结构是普通投资者最为关注的点之一。富国创新科技混合C基金的管理费率为1.20%(每年),托管费率为0.20%(每年),销售服务费率为0.60%(每年)。相比于一些高费率的基金产品,这支基金的费用是相对较低的。

此外,C类份额还没有申购费,且持有超过30天后,赎回费为零。这意味着,普通投资者不仅在购买时没有手续费负担,长期持有也不会因为赎回而产生额外费用,进一步降低了投资成本。对于我们这些没有太多资金可以长期积累的上班族来说,低费率意味着更多的收益留给自己。

4. 基金经理的专业背景和丰富经验

基金经理罗擎先生拥有扎实的金融背景和丰富的行业经验。他从2016年开始,先后担任过多个金融机构的行业研究员、高级分析师等职务,并且有着成功管理多个基金的经验。在2025年加入富国基金后,他就开始负责富国创新科技混合型基金的管理工作。

罗经理在TMT行业的深耕和多年的投资经验,使得他能够准确把握市场的动向和科技创新的趋势。他管理的基金曾多次获得优异的业绩表现,这无疑增强了我对这支基金未来表现的信心。

5. 富国基金的实力保障

作为国内领先的基金公司之一,富国基金在行业内有着极高的声誉和影响力。富国基金的投资风格稳健且具有前瞻性,其管理的基金产品涉及多个领域,不仅在股票型基金、混合型基金等传统领域表现出色,也在创新科技等新兴领域获得了良好的投资回报。公司拥有雄厚的投资团队,能够提供强大的研究支持和风险管理。

选择这样一支具有强大背景的基金,也能够为投资者带来更多的保障。对于我们这些上班族来说,能够选择到一个既有实力又有潜力的基金,无疑是财富增值的有效途径。

6. 对于后续AI应用和光模块的发展趋势与投资机会研判

随着大模型能力的提升,AI技术将向更高层次发展,逐步从感知和生成向推理、决策和创造等层面进化。多模态AI、具身智能以及AI for Science将进一步推动人工智能在各领域的应用。2025年被认为是智能体的元年,预计到2027年,智能体等应用的普及率将超过72%,2030年达到90%,AI将全面融入科技、产业和消费领域。智能体技术将促进跨行业的创新应用,加速产业变革。

同时AI算力需求的增长,光模块市场也预计将持续扩张。预计2025年,全球800G光模块出货量将突破700万只,到2029年将达到2100万只。1.6T光模块也将在2025-2026年迎来爆发期,成为市场增长的主要驱动力。


Chapter 4 10月操作策略:坚定持有,择机加仓

回到最初的问题,10月我依然看好AI应用和CPO等硬科技。对于像我这样的上班族来说,最好的投资方式就是不需要频繁盯盘。富国创新科技混合C(011120)这只基金已经帮我们选好了赛道和个股,现在AI应用和光模块等领域都已经进入了快速发展阶段,三重利好叠加,这支基金无论从哪个角度看都值得继续拿着。

我的计划是:继续坚定持有,如果市场出现短期回调,我会小额定投加仓。毕竟这只C类基金的费率低,不用担心手续费问题。

对于普通人来说,投资科技股最怕的是选错节奏和赛道。富国创新科技混合C(011120)不仅精准捕捉到了AI应用和硬科技的机会,还有靠谱的基金经理和低费率作为保障,简直是为上班族的“量身定制”。我认为,只要跟着这只基金走,2025年结束时很可能收获到不错的收益。@富国基金管理有限公司 @天天精华君 @天天基金创作者中心







郑重声明:用户在基金吧/财富号/股吧等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作者: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登录 | 5秒注册 作者:,欢迎留言 退出发表新主题
温馨提示: 1.根据《证券法》规定,禁止编造、传播虚假信息或者误导性信息,扰乱证券市场;2.用户在本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东方财富社区管理规定》

扫一扫下载APP

扫一扫下载APP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34289898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021-54509966/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