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提及要将持仓转入到创业板50指数基金当中,结果今天今天创业板50大幅度跑数了其它指数,此前几天也是相同的情况,很多读者估计已经开始怀疑轮动策略是不是真的长期有效了,因为我有个同事就直言会不会仅仅是因为运气好,去年9月底和今年8月中旬布局创业板50完全是巧合?我跟他说:“短期来看,都是运气因素在影响策略的收益率,长期运气因素的影响都不大,从过去十年的数据来看,这样的‘巧合’非常多。”
其实轮动策略追求的“强者恒强”在量化投资领域有个词描述,那就是动量效应。动量效应的存在是金融学术界公认的,而且行为金融学也解释了为什么动量效应会存在。
一是反应滞后。当一个利好消息出现时,部分投资者在接受到消息后,往往会过于依赖自己原有的信念,对新信息反应不足,此时指数走势不完全反应消息,在随后的时间中信息逐步被消化,指数会继续走高,形成持续上升的趋势。例如中特估的消息刚出现时高股息国企股出现了一定程度的上涨,此后数月市场因为中特估的消息发酵继续走强。
二是反应过度。部分投资者倾向于根据过去短期的走势去预测未来的行情,同时会忽略统计上的基础概率。当他们看到某指数大幅度走强后,会过度乐观地认为它是质地好,未来将延续高增长趋势,从而买入,推动价格进一步走高,即使当时价格已经超越了内在价值。
三是羊群效应。强势的指数会吸引市场的关注,部分投资者意志不坚定,选择跟风买入,这种情况会进一步推动指数上涨,形成自我强化的循环。
因为人性是很难改变的,那么动量效应自然长期会存在,所以“巧合”自然会经常出现。我们可以认为“巧合”出现时就是策略的强势期,而“巧合”消失时就是策略的弱势期。而轮动策略在过去近两年里,有效期往往出现在趋势明确的行情中,当市场风格快速切换或者震荡时,轮动策略就会被读者吐槽没有用。
实盘数据:

操作内容:
$交银上证科创板100指数C(OTCFUND|023051)$加仓2000元。

该基金跟踪的科创100指数相对于科创50更加侧重市值下沉,可以说科创100是科创板的潜力股集合体,成长性更加充足,这从指数的走势方面就能得到验证,截止中午收盘,今年科创50指数上涨了39.37%,而科创100指数则上涨了47.72%。指数成分股方面分布相对于科创50更加均衡,汇聚了专精特新的中小企业,前五大成分行业分别是医药生物、电子、电力设备、机械设备和计算机,全部都聚焦于新兴成长行业,而且聚焦在“卡脖子”领域。从去年924行情以来,科技一直是A股的主线,每一次回调事后来看都是布局的良机。我们很难判断接下来具体是哪个科技细分赛道会领涨,不过通过布局科创100能够把握科技整体表现不错的行情,有望在未来的行情中取得超额收益。
$建信易盛郑商所能源化工期货ETF联接C(OTCFUND|0088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