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收官,虽然没有站稳4000点,上证指数月线依旧是6连阳。在上证指数徘徊在4000点的同时,不少投资者也在徘徊不定。

高不高?
现在的点位是近10年高点,如果从纵向的时间角度来看,好像是有点高。不过考虑到之前还有6124和5178两个巅峰时刻,4000点看起来也没有那么高。需要指出的是,由于上证指数是除权的,这么直接对比的意义也没有特别大,更多是心理层面的影响。
横向跟其他市场去比,我们的市场虽然有一定的涨幅,但是其他市场的表现也很不错,相对来说我们好像并不算高,尤其是在满世界都比较高涨的情况下,相对来说我们的蓝筹股并不高。
再从资产配置的角度来看,不同资产的比较,趋势和基本面上,A股整体来看也还是可以的,趋势挺不错,也没涨得离谱(个别离谱的不代表全部)。资产总是要有去处的,虽然现金也是一种去处,但是就算矬子里拔大个,也是要拔的。
贵不贵?
市场涨了一年多,幅度也不小。在当下这个时点,其实需要基本面跟上。不过从最近发布的三季报情况来看,基本面有转好,但是对比市场的大好风景确实不太够看。
有些标的涨得非常多,但业绩表现确实强劲,是全市场的亮点,当然对比股价和业绩的涨幅,拔估值的成分还是有些高。
有些标的没怎么涨,但是业绩表现确实也不理想,给不到投资者足够的信心。只是便宜是不够的,很少有人是为了便宜买。
出现这样的局面也不令人意外,现在的市场虽然热度没那么高,但是卷得狠,定价还是比较充分的。想要挖到好机会,就得有点慧眼,捕捉超预期和困境反转的机会。
转不转?
在大家进行思考的阶段,出现一定的调整,也是很正常的现象。想不明白问题的时候,转来转去也是再正常不过的表现。
一种逻辑是四季度以来一直延续的,倾向于守成,转战到有下限,而且也可能有惊喜的方向,比如不少基金在三季度加仓了保险股,就是预期保险股的业绩会很好。还有加仓煤炭股的,就是跟着煤价的变化在做。
另一种逻辑则是寻找炒作共识,或者发掘一些可能超预期的机会。像是这两天的北证50,就是在预期北证50ETF的推出,会为北证50带来可观的增量资金。再者就是去寻觅接下来业绩可能爆发的机会,比如存储。
又到了一个比较考验人的阶段,所以还是均衡好,并不需要考虑这么多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