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访问:
发表于 2025-02-16 15:26:53 股吧网页版 发布于 甘肃
算力需求看点系列:如何看待AI手机对端侧&云端算力影响?

电子行业深度报告:算力需求看点系列:如何看待AI手机对端侧&云端算力影响?

www.eastmoney.com 2025年02月16日 东吴证券 陈海进,李雅文 查看PDF原文




股名称相关涨跌幅金运激光研报 资金流12.85%华丰科技研报 资金流10.59%兴森科技研报 资金流10.03%三未信安研报 资金流7.87%点击查看全部>>




入名称相关净流入(万)兴森科技研报 资金流54087.79沪电股份研报 资金流12470.10华丰科技研报 资金流9393.89汇川技术研报 资金流8575.65点击查看全部>>

  投资要点

  端侧AI在手机场景中如何落地?苹果引领AI手机市场,端云混合推动AI落地。2024年6月,苹果在WWDC24上正式公布了AppleIntelligence(苹果AI),推出了一系列AI功能,包括:Siri升级、文字处理、图像生成等,上述功能大多直接通过端侧运行,云端用于弥补端侧算力的不足。我们重点梳理了Writing Tools(写作工具)的一些功能,根据测评发现,除了Summary、Key Points、Table、List这四个较为复杂的功能仅支持接入网络的场景下使用,其他Writing Tools功能均可以在无网络的场景下直接使用。

  如何理解端侧AI对云端算力的依赖?展望AI手机在算力上的布局,我们认为云端or端侧算力都是未来中短期不可或缺的存在。一方面,在成本、功耗和隐私性优势较大的情况下,算力从云端分流到终端运行或为大势所趋。但当前无论从SoC算力水平还是端侧模型性能来看,仍然还有较大的提升空间。我们认为端侧算力落地的可行路径有:(1)端侧SoC硬件不断升级支撑AI需求。(2)端侧小模型针对主流功能做定向优化减轻算力负载。另一方面,端侧/云端算力不是此消彼长的关系,我们认为端侧AI对算力总盘子的拉动作用会长期存在。当前从0到1阶段,用户更关注端侧AI“有没有”或“效果好不好”,而不是“推理速度快不快”。而展望从1到10的阶段,推理速度一定会是重要的优化环节,我们认为在一些特定场景中云端推理仍然是不错的选择。

  如何测算手机AI算力需求?我们将测算拆分为累计AI手机用户数及单日单机算力需求两方面。(1)累计AI手机用户数:IDC预计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稳定在12-14亿部/年,根据Canalys预测,2024/2028年全球AI手机渗透率或将达到16%/54%。我们进一步预计到2030年AI手机有望渗透到“千元机”价格带,由此AI手机渗透率或将达到80%。(2)单日单机算力需求:根据“推理算力需求=2×参数量×token数”的公式,进一步拆分端侧/云端算力来计算。(3)结论:我们测算得到端侧算力需求在2024-2027年间基本维持翻倍以上的增速,2027-2030年间增速依然在高双位数水平。云端算力需求若折算成Blackwell GPU卡的FP8算力,2025/2026年需求量约为12/103万张。

  产业链相关公司

  消费电子整机:立讯精密、歌尔股份、领益智造、蓝思科技等。

  端侧SoC:翱捷科技、晶晨股份、瑞芯微、全志科技、恒玄科技等。

  云端算力链:工业富联、沪电股份、胜宏科技、寒武纪-U、海光信息(与计算机联合覆盖)、龙芯中科、盛科通信(与通信联合覆盖)等。

  风险提示:AI手机出货量不及预期风险,端侧软硬件技术发展不及预期风险,AI创新效果不及预期风险。

郑重声明:用户在基金吧/财富号/股吧等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作者: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登录 | 5秒注册 作者:,欢迎留言 退出发表新主题
温馨提示: 1.根据《证券法》规定,禁止编造、传播虚假信息或者误导性信息,扰乱证券市场;2.用户在本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东方财富社区管理规定》

扫一扫下载APP

扫一扫下载APP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34289898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021-54509966/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