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A股整体:营收盈利双升,修复趋势再确认
2025年三季度,A股整体经营数据呈现显著改善态势。全A及全A非金融石油石化板块营收同比增速均明显回升,其中全A非金融板块营收同比由负转正,标志着企业营收端压力进一步缓解。盈利端表现更为亮眼,全A、全A非金融、全A非金融石油石化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速分别达5.4%、1.7%、2.8%,且三者均实现连续三个季度正增长,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市场对盈利修复持续性的疑虑,为市场提供了坚实的基本面支撑。

02
板块分化:创业板盈利增速领跑,科创板跌幅收窄
三大板块三季度营收与盈利均实现不同程度改善。主板营收同比由负转正,结束了此前的营收承压态势,盈利端同步回暖。创业板表现最为突出,受益于TMT、电力设备等高增长行业的带动,其归母净利润同比增幅扩大至16.8%,显著领先主板与科创板,成为板块盈利增长的核心引擎。科创板虽仍处于盈利修复过程中,但其归母净利润同比跌幅已大幅收窄至4%,较二季度改善明显,板块内部分优质企业的盈利弹性正逐步释放。

03
市值风格:大盘股盈利改善更为显著
2025年三季度,不同市值风格板块盈利表现呈现差异。从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速看,排序为中证500>上证50>沪深300>国证2000>中证1000;从环比变动(三季报相对半年报)看,排序为上证50>国证2000>沪深300>中证500>中证1000。以“沪深300-中证1000”利润增速差为观察指标,大盘股已连续两个季度呈现盈利增速相对强势的格局,反映出市场资金对盈利确定性更强的大盘股偏好有所提升。

04
大类产业:科技维持高景气,多板块分化明显
三季度大类产业盈利表现分化,科技板块持续领跑。科技产业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速达21.5%,在高基数背景下仍维持高景气,确认行业上行周期延续;制造产业次之,同比增速升至11.4%,连续三季度高增,主要受益于电力设备等行业的供给出清;周期板块盈利由负转正,但趋势性上行仍需观察,短期支撑来自有色高景气与化工边际改善。消费板块仍处下行通道,三季度增速转负,企稳需依赖物价回升,食品饮料已连续5个季度下滑;医药板块未出负增长区间,内部分化显著,医疗服务高景气但化学制药、医疗器械等仍处下行;金融板块盈利连续两季边际改善,基建及地产则延续2024年以来的下行趋势。

05
一级行业:非银、TMT、电力设备、有色业绩亮眼
结合景气度与边际变化,申万一级行业中多板块业绩表现突出。非银金融、电力设备、电子、传媒、有色金属等行业三季度业绩亮眼,既具备较高的盈利增速,又实现了较二季度的显著边际改善。从申万二级行业看,光伏设备、电视广播、房地产开发、体育、地面兵装、软件开发、影院、保险等行业,凭借行业政策支持或需求回暖,成为二级行业中的业绩优等生。

06
需求视角:计算机等行业订单储备充足
合同负债及预收账款作为需求先行指标,其变化预示下游需求趋势。筛选2025Q3合同负债及预收款增速超10%且环比提升的行业,一级行业中,计算机、轻工制造、医药生物、钢铁未来收入有望加速释放,这些行业当前订单储备充足,为后续营收增长奠定基础。二级行业层面,计算机设备、家电零部件、生物制品、汽车服务等细分领域表现突出,需求扩张信号明确,短期业绩确定性较强。

07
供给视角:军工等行业供给出清相对充分
需求偏弱背景下,供给出清带来的供需格局改善成为重要投资线索。以资本开支同比增速(TTM)结合历史水位衡量,一级行业中,军工、电力设备、有色、环保、医药供给收缩充分;二级行业中,航海装备、种植业、贵金属、光伏设备、农产品加工、医药商业、环保设备、医疗器械、玻璃玻纤等供给出清显著。这些行业内龙头企业有望凭借集中度提升,在需求复苏阶段率先享受业绩弹性。

$富国创业板人工智能ETF发起式联接C(OTCFUND|024663)$
$富国上证科创板芯片ETF发起式联接C(OTCFUND|023652)$
$富国全球科技互联网股票(QDII)C(OTCFUND|022184)$
$富国中证港股通互联网ETF发起式联接C(OTCFUND|014674)$
$富国中证大数据产业ETF发起式联接C(OTCFUND|018135)$
$富国创新企业灵活配置混合(LOF)C(OTCFUND|015849)$
#投顾交流会##4000点 到底要不要止盈?##HBM4定价超预期!存储芯片迎超级周期##A股低开高走!国际资本看好中国资产#
风险提示:投资有风险,基金投资需谨慎。
在投资前请投资者认真阅读《基金合同》《招募说明书》等法律文件。基金净值可能低于初始面值,有可能出现亏损.基金管理人承诺以诚实守信、勤勉尽责的原则管理和运用基金资产,但不保证一定盈利, 也不保证最低收益.过往业绩及其净值高低并不预示未来业绩表现。其他基金的业绩不构成对本基金业绩表现的保证。
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需购买相关基金产品,请您关注投资者适当性管理相关规定、提前做好风险测评,并根据您自身的风险承受能力购买与之相匹配的风险等级的基金产品。
*以上内容不代表对市场和行业走势的预判,也不构成投资动作和投资建议,不预示基金未来具体投资操作,基金经理可在投资范围内根据市场情况进行调整。建议持有人根据自身的风险承受能力审慎作出投资决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