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港股银行股有点意思,表面看着不温不火,实际上大资金正在悄悄布局。我查了下最新数据,今年以来已经有12家H股银行获得增持,从国有大行到股份制银行再到城商行都有覆盖。最显眼的是险资,中国平安带着旗下公司频繁出手,农业银行、建设银行、邮储银行这些H股都成了他们的囊中之物,光今年就砸了上百亿港元进去。还有中信金融资产这种AMC机构,也在狂买中国银行、光大银行的H股,半年就扫了5亿多股。这些拿着真金白银的机构可不是随便玩玩的,他们的嗅觉通常比散户灵得多。
为什么这些大机构偏偏看上港股银行股?说穿了就两个字:实在。你看,现在A股银行股股息率超过5%的也就11家,最高的张家港行6.52%;但港股银行股股息率超过5%的有22家,东莞农商行更是达到8.04%。这是什么概念?相当于把钱存银行不如买银行股分红,而且还是复利增长。更有意思的是AH股溢价,青岛银行H股今年涨了57.95%,A股才涨38.71%,同一个公司股票,在港股买就是更划算。最近美联储降息预期越来越浓,美元流动性往外溢,港股这种高股息资产就更吃香了,毕竟拿着能分红,估值又低,跟债券比起来优势明显。
可能有朋友会说,银行股盘子大,涨得慢。但别忘了,现在市场风格变了,以前大家追题材炒概念,现在更多人想的是"稳稳的幸福"。你看银行股虽然PE低,但盈利稳啊,分红又实在,正好符合险资、AMC这些长线资金的胃口。有机构研报说得挺实在:现在不是"经济好才买银行",而是银行股本身就成了避险港。特别是港股银行股,平均市净率才0.5-0.7倍,处于历史低位,但股息率能到6%-8%,这种"又好又便宜"的机会可不多见。
短期市场确实还在震荡,这点不用回避。但投资不就是要在别人犹豫的时候布局吗?现在港股银行股就像商场打折,平时舍不得买的好东西,现在半价促销,聪明的人早就悄悄往购物车里放了。那些专业机构逆势增持,其实就是看中了这种"跌出来的机会"。我翻了翻历史数据,每次银行股股息率到了这个水平,后面半年到一年的表现都不会差。
当然了,直接买个股还是有点麻烦,既要选股又要换汇,普通投资者未必搞得定。这种时候指数基金就是个好工具,比如$鹏华中证香港银行指数(LOF)C$ (010365)。这只基金把建设银行、汇丰控股、工商银行这些龙头都打包了,前十大重仓股权重超过80%,等于一键买下整个港股银行板块。关键是业绩真不赖,成立以来涨了105.49%,近三年涨99.33%,近一年也有38.53%,更难得的是连续7个季度、4个自然年都是正收益。现在市场波动大,与其自己瞎折腾,不如让专业的指数工具帮你赚钱,毕竟机构资金都在往里冲,咱们跟着喝点汤总比踏空强吧?#“马”字辈股大涨!“玄学炒股”又来A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