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情走进第四季度,之前大火的科技板块、固态电池这些热点突然歇了火,反而那些“缺席”近期牛市的红利板块重新站稳了脚跟,在银行、保险股的带动下成了行情的稳定器。
不少公募都说,现在市场里的资金在找“避风港”,红利资产的防御本事又被重视起来了。拿A股和港股的红利资产比,港股的股息率更高,更能吸引险资这类长期资金。这可不是空口说,有数据能佐证,今年以来内地资金通过南向通道流入港股的规模已经达到7146亿元,比去年翻了一倍还多,其中银行股就占了1504亿元,差不多五分之一的资金都砸向了这里。险资也没闲着,年初到现在净买入香港银行股的金额有1281.8亿港元,显然是认准了这块香饽饽。
之前创新药、人工智能行情火热的时候,红利板块确实没什么存在感,看着身边全是翻倍股、翻倍基,持有关注红利资产的投资者都觉得“躲了个假牛市”。在关税消息出来前,市场明显更偏爱成长股,半导体、AI这些科技主线吸引了大量资金,就像抽水机一样把钱从偏稳健的红利板块吸走了。其实这也不奇怪,资金在追求高收益的时候,往往更看重成长股,而红利策略本来就稳,节奏自然慢半拍,现在低位抄底绩优红利产品的机会其实已经来了。
回头看7月以来银行板块的调整,主要是因为市场都在追AI热潮,资金跑去炒成长股了,跟银行股本身的基本面没啥关系。现在再看,银行股的底子还是稳的:随着中期分红陆续落地,加上调整这么久后股息率越来越有吸引力,长期资金慢慢布局进来,能给板块提供资金支撑。而且银行赚钱的空间已经阶段性稳住了,中间业务收入也在持续改善,基本面很有韧性。业内都看好四季度市场风格会重新平衡,银行板块大概率会迎来估值修复。
还有机构分析,关税的不确定性让全球资产价格波动变大,大家更想配置稳妥的资产,这正好给银行股带来了机会。银行股分红本来就稳定,经过一轮回调后,股息率的性价比又上来了,肯定会吸引避险资金进来。对比A股和H股的银行股,港股的性价比还是更高,确实值得重点关注。
从长期看,中银国际也给香港银行业打了“增持”评级,说下半年商业银行的基本面能保持稳健,规模在稳步扩张,资产质量也扎实,净利润还能轻微增长,像农行、招行、工行这些龙头都被重点推荐了。
其实现在的短期震荡,更像是行情蓄势调整,正是上车的好时机。对普通投资者来说,着眼长线布局,借基金入市是个省事的办法。$鹏华中证香港银行指数(LOF)C$ (010365)就是个不错的选择,这只基金专门聚焦港股银行龙头,相当于打包了汇丰、建行、工行这些国际金融巨头,用“一篮子”的方式解决了选个股的难题。它靠自动化操作避开了单只股票的风险,能精准抓住整个行业的红利,让普通人也能分享险资看重的投资机会。业绩表现也很稳,近1年上涨32.10%,近2年上涨62.01%,近3年上涨87.37%,成立以来取得4.29%的收益,确实是一键布局国际金融巨头的便捷之选。#人形机器人入厂经济账曝光:两年回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