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港股内银股部分逆势上涨,其中,农业银行涨近2%,工商银行、建设银行涨1%,中信银行、重庆银行、广州农商银行跟涨。消息上,国泰海通研报指出,受资金风格切换影响,自7月10日以来,银行指数累计跌幅达到14%,明显跑输沪深300(累计涨幅15%)、创业板指(累计涨幅42%)。当前视角来看,银行中期分红时间临近、银行业绩确定性较高,若年底市场风格趋于均衡,银行板块或有补涨机会。
从基本面展望,银行业绩波动较小,利润基本保持平稳正增长,25H1上市银行利润增速达0.8%,全年来看,业绩有望保持稳中向好的趋势。从边际变化的角度来看,银行息差的同比降幅有望持续收窄,利好业绩表现。更值得关注的是,香港金管局9月底发布的报告显示,2025年上半年香港零售银行整体税前经营溢利同比增长13.4%,资产回报率也从去年同期的1.19%升至1.27%,行业稳健增长的底色清晰可见。
近期港股银行板块的异动更释放出明确信号。10月9日,恒生银行因汇丰控股的私有化方案单日暴涨超25%,每股收购价较收盘价溢价30.3%,这一高溢价交易让市场重新认识到银行股的内在价值。资金端早已行动,今年二季度港股通持仓银行股市值较年初增幅达51.73%,南向资金已连续多日增持,银行板块成为南向资金最大持仓行业,占比接近两成。热门银行主题ETF年内份额增幅甚至近600%,足见资金对这个板块的青睐。
可能有人会问,涨了一波再入场会不会站岗?其实现在恰恰是布局的好时机。浙商国际10月的策略报告明确提到,港股银行股已处于"右侧区间",短期波动不改长期机会。要知道目前银行股的估值仍在历史低位,市净率只有0.8倍,而恒生银行私有化交易隐含的市账率达1.8倍,远高于同业水平,这无疑会带动板块估值修复。加上银行股普遍有着不错的分红,像恒生银行股息率已冲到6.8%,远超普通理财产品,这样的"性价比选手"在震荡市中更具吸引力。
国泰海通研报的判断很有道理,前期银行板块的调整更多是资金风格导致,随着年底市场风格趋于均衡,叠加业绩稳增、息差改善、分红临近等多重利好,补涨行情值得期待。这种短期震荡蓄势,反而给了普通投资者低成本入场的机会。
面对这样的市场机遇,普通投资者如何高效参与?$鹏华中证香港银行指数(LOF)C$ (010365)提供了一种简单而有效的方式。这只基金精准对接中证香港银行投资指数,前十大重仓股占比超85%,把建行、汇丰、工行等港股金融龙头都纳入其中,既能分享香港国际金融中心的增长红利,又能捕捉内地经济回暖带来的估值修复。从业绩来看,它过去一年里涨幅达到30.81%,近两年上涨59.83%,近三年涨幅更是高达88.22%,自成立以来累计收益已实现91.35%,堪称一键布局国际金融巨头的便捷之选。#OpenAI联手博通!AI产业链怎么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