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的五月,港股市场迎来了一场久违的“甘霖”。随着央行降准降息、港币汇率走强、南向资金大举涌入等多重利好叠加,港股市场的资金面与政策面形成共振,港股逐渐走出主升浪行情!
5月7日,央行宣布下调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释放长期流动性约1万亿元,同时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利率、政策利率及公积金贷款利率同步下调。这一系列“双降”政策不仅为实体经济注入活力,更直接提振了市场对金融板块的预期。叠加五一假期期间港币汇率触发强方兑换保证,香港金管局斥资465亿港元干预汇市,创下历史单日最大操作规模,外资回流港股的信号已清晰可见。
此外数据显示,4月南向资金净买入港股1666.72亿港元,单日最高净流入超355亿港元,刷新历史纪录。内外资合力下,恒生指数自5月2日以来已累计上涨2.98%,港股市场资金面的“活水”效应持续显现。
政策与资金的暖风中,银行板块成为市场关注的焦点。随着上市银行2024年年报及2025年一季报披露完毕,中央汇金等“国家队”对银行股的增持动向浮出水面。一季度,A股银行板块上涨2%,H股银行板块涨幅更超13%,工行、建行等国有大行股价创下阶段新高。险资等长期资金亦加大配置,高股息、低估值、强防御性的银行股成为资金“避风港”。
在此背景下,$鹏华香港银行指数(LOF)C$ (代码:010365)成为布局港股银行板块的优质工具。作为境内首只专注香港银行股的指数基金,该产品紧密跟踪中证香港银行投资指数,覆盖工、农、建、交、中五大国有行,招商、中信等股份制银行,以及汇丰、恒生等香港本土商业银行,几乎囊括了港股银行板块的核心资产。从业绩表现看,该基金近一年收益率达31.37%,显著跑赢同类产品及基准指数。
展望后市,香港银行业兼具“低估值修复”与“政策红利”双重逻辑。一方面,港股银行股平均市盈率不足10倍,股息率普遍超过5%,汇丰控股、建设银行等龙头股息率更达8%以上,在全球降息周期中配置价值凸显;另一方面,人民币国际化进程加速、粤港澳大湾区金融互联互通深化,香港银行股作为离岸人民币业务的核心载体,长期增长动能充沛。#大基金减持两大芯片巨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