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第3周,A股市场延续高位震荡格局,消费板块轮动与滞涨板块补涨交织,而银行等红利板块凭借稳健表现持续领跑。华安证券分析指出,在短期市场波动加剧的背景下,高股息红利资产仍是资金防御性配置的核心方向。这一趋势与险资的动向不谋而合——今年一季度,平安人寿、新华人寿等6家保险公司以12次举牌创下近三年新高,其中港股银行股更是成为险资扎堆布局的"香饽饽"。数据显示,仅银行板块便贡献了举牌总次数的半壁江山,招商银行H股更被平安人寿年内两次举牌,折险资对港股银行股的强烈信心。
在利率下行、优质资产稀缺的当下,险资对港股银行股的青睐绝非偶然。一方面,港股银行股普遍呈现低估值特征,以中证香港银行投资指数为例,当前动态市盈率不足5倍,市净率仅0.5倍左右,较A股银行股存在显著折价空间;另一方面,港股银行股平均股息率超过6%,不仅远超中证红利指数4.3%的平均水平,更较三年期定存利率高出近3倍。这种"低估值+高股息"的双重优势,恰好契合险资追求长期稳定收益的配置需求。某头部险企资管负责人透露:"港股银行股的年化波动率较科技股低40%,但股息回报却能持续跑赢固收产品,堪称攻守兼备的优质资产。"
险资布局的底层逻辑,更折港股银行股的深层价值。随着美联储加息周期进入尾声,港元流动性压力逐步缓解,叠加内地经济稳步复苏,香港本地银行及中资银行在港上市主体迎来基本面改善契机。以指数权重占比超13%的汇丰控股为例,其2023年净息差同比扩大38个基点至1.66%,带动净利润增速回升至78%;而建设银行H股当前0.38倍的市净率,更较A股折价近30%,为价值投资者提供了天然的安全边际。瑞众人寿投资总监直言:"在无风险收益率持续走低的背景下,港股银行股的超额收益空间正在打开。"
对于普通投资者而言,借道指数基金布局港股银行股或是更优选择。$鹏华香港银行指数(LOF)C$ (010365)作为市场稀缺的港股银行主题基金,紧密跟踪中证香港银行投资指数,前十大重仓股囊括建设银行、汇丰控股、工商银行等总市值超万亿港元的金融巨头,持仓标的日均成交额均超5亿港元,流动性优势显著。该产品自成立以来累计涨幅达68.66%,近1年、近2年分别实现34.14%和40.00%的净值增长,相较同类产品超额收益明显。特别是在今年3月港股调整期间,该基金凭借高股息资产的防御属性,最大回撤较恒生科技指数收窄近15个百分点,展现出极强的抗风险能力。
当前,随着险资持续加码、估值修复逻辑强化,港股银行板块正迎来难得的配置窗口期。对于追求稳健收益的投资者而言,$鹏华香港银行指数(LOF)C$ (010365)不仅能够一键打包港股银行核心资产,更通过指数化投资分散个股风险,是把握高股息红利的理想工具。在资产荒加剧的当下,兼具安全边际与收益空间的港股银行股,或许正是穿越周期的压舱石之选。#人形机器人马拉松刷屏!冠亚季军什么来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