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晒抱蛋收益##晒好基聊心得#打卡第七天。今天是周日不开市,所以易方达中债7-10年期国开行债券指数C基金今天收0个蛋!
$易方达中债7-10年期国开行债券指数A$
$易方达中债7-10年期国开行债券指数C$
$易方达岁丰添利债券(LOF)A$
$易方达岁丰添利债券(LOF)C$
$易方达双债增强债券A$
$易方达双债增强债券C$
$易方达增强回报债券A$
$易方达增强回报债券B$
$易方达安瑞短债债券D$
$易方达安瑞短债C$
铃儿响叮当又来报道了,今天,咱们来聊一聊债基的收益来源都有哪些:
要说债基的收益从哪儿来,咱们得先掰开了、揉碎了讲明白债基到底是个啥。债基,全称债券基金,说白了就是个“资金大掌柜”。咱们把钱交给它,它就拿着大伙凑的这笔钱,一股脑扎进债券市场里,去买各种各样的债券。债券这东西,往简单了说,就是国家、地方政府或者企业给投资者打的“借条”。你把钱借出去,对方按约定时间还本付息,白纸黑字写得清清楚楚。那债基这个“大掌柜”,到底靠啥把咱们的钱袋子撑得鼓鼓的?这里面的门道可不少。
先说最基础、最像“定海神针”的收益来源——利息收入。这就好比咱们把钱存银行,银行每个月或者每年给咱们利息一样,买债券也有利息拿。就拿国债来说,国家信用那可是杠杠的,买国债就相当于把钱借给国家搞建设,比如修铁路、建桥梁。国家发行国债的时候,会明明白白告诉你年利率是多少。假设一张国债年利率是2.5% ,面值100块,只要你一直攥在手里,每年就能稳稳拿到2.5元利息。企业发行的公司债、企业债也是一个道理,只不过企业的信用有高有低,利率也不一样。信用好的大企业,像那些世界500强,发行的债券利率可能相对低一点,但违约风险小;有些新兴行业的中小企业,为了吸引投资者,就得给出更高的利率,不过风险也跟着上去了。
债基可不会只盯着一两只债券买,它的投资组合里可能有成百上千,甚至上万只债券。这些债券就像一群“下蛋的母鸡”,只要债券发行人不“跑路”、不耍赖,到了约定的付息日,就会老老实实把利息打到债基的账户上。而且,债券付息的方式多种多样,有的是一年付一次,有的是半年付一次,还有的是到期一次性还本付息。这些源源不断的利息收入,就构成了债基收益的“稳定底盘”,这也是为啥很多人觉得债基比较靠谱、适合保守型投资者的重要原因。只要债券市场不出现大面积违约,利息收入就跟咱们每月按时领工资一样,心里踏实。
不过,债基的收益可不止利息这一项,债券价格的涨跌同样能带来收益,这部分收益叫做资本利得。说到这儿,可能有人犯嘀咕了:债券不就跟定期存款似的,到期拿本息就行了,咋还能靠价格涨跌赚钱呢?其实,债券价格和股票价格一样,也是每天都在波动的,只不过波动幅度没股票那么夸张。影响债券价格最关键的因素就是市场利率,这里面的关系有点像跷跷板,此消彼长。
假设一开始市场利率是3%,某企业发行了一批年利率3%的债券,面值100元。这时候,大家觉得收益挺合适,纷纷掏钱购买。可过了一段时间,市场利率突然涨到4%了,新发行的债券年利率也跟着提到4% 。这时候,你手里那张年利率3%的旧债券就有点“尴尬”了。同样是投资100元,买新债券每年能拿4元利息,买你的旧债券只能拿3元,都知道该怎么选。为了把手里的旧债券卖出去,你只能降价,比如降到98元。相反,如果市场利率降到2%,新债券年利率变成2%,那你手里年利率3%的债券瞬间就成了“香饽饽”,大家抢着买,价格自然就被炒上去了,可能涨到102元。
债基的基金经理就像经验老到的“炒房团团长”,时刻盯着市场利率的风吹草动,瞅准时机低买高卖。要是判断准确,在债券价格低谷时大量建仓,等价格涨起来再果断出手,就能狠狠赚一笔差价。但预测市场哪有那么容易?就算是从业十几年、名校毕业的资深基金经理,也不敢保证每次都押对宝。有时候市场利率的变化比天气还难琢磨,一个突发的经济数据、央行的一条政策公告,都可能让债券价格坐上“过山车”。所以,通过资本利得获取收益虽然诱人,但风险也不小。
除了利息和资本利得,还有一种不太起眼,但关键时刻能“锦上添花”的收益来源——债券回购。债券回购这事儿,打个比方,就像你急着用钱,把自己珍藏的自行车抵押给朋友,先借点钱应急,约定好过几天连本带利把自行车赎回来。债基做回购交易的时候,就是把手里的债券暂时“抵押”给其他金融机构,换来一笔短期资金。等约定的回购期限一到,债基再把债券赎回来,同时支付一定的利息。
债基为啥要做回购呢?主要是为了提高资金使用效率。比如说,债基手里有1000万资金,买了债券之后还剩100万闲置。这时候,基金经理觉得市场上有几只不错的债券,收益率挺高,但钱不够。怎么办?就可以通过债券回购把手里的部分债券抵押出去,再借几百万回来,用这些钱去买看好的债券。如果操作得当,这些新买入的债券带来的收益,扣除回购利息后还有不少盈余,就能给债基增加额外的收益。不过,回购交易就像走钢丝,也是有风险的。要是市场利率突然大幅上升,债基赎回债券的成本会变高,搞不好不仅没赚到钱,还得倒贴利息,反而拖累整体收益。
还有些债券,自带“隐藏技能”,能给债基带来意想不到的收益,最典型的就是可转换债券。可转债就像债券界的“变形金刚”,它表面上是债券,每年能拿固定利息,但在满足一定条件下,还能转换成发行公司的股票。想象一下,你买了一家科技公司发行的可转债,年利率只有1.5%,看起来不咋起眼。但如果这家公司研发出了一项颠覆性的技术,股价一路飙升,从10块钱涨到50块钱。这时候,你就可以把手里的可转债转换成股票,然后在股票市场上高价卖出,一下子就能赚得盆满钵满。
不过,高收益往往伴随着高风险。可转债的价格波动可比普通债券剧烈多了。要是发行可转债的公司经营不善,业绩下滑,股价跌得惨不忍睹,可转债的价格也会跟着一落千丈。而且,可转债转股是有条件和期限限制的,如果错过了转股时机,或者公司股价一直不达标,那可转债就只能老老实实当债券,按约定拿那点微薄的利息,甚至最后连本金都保不住。所以,虽然可转债有可能成为债基收益的“超级引擎”,但也是一把双刃剑,基金经理得小心翼翼地把握时机。
最后再说说一种比较特殊,甚至有点“剑走偏锋”的收益来源——对违约债券的投资。听到“违约债券”这几个字,很多人第一反应就是赔钱货,避之不及,怎么还能带来收益呢?其实,这里面藏着一场高风险的博弈。当债券发行人还不上利息或者本金,也就是违约之后,债券价格会像雪崩一样暴跌,从面值100元可能直接跌到20元、10元,甚至更低。这时候,有些胆子大、眼光独到的基金经理就会打起小算盘。
他们会深入研究违约企业的财务状况、行业前景,判断企业有没有可能通过资产重组、债务重组等方式“起死回生”。如果基金经理觉得这家企业只是暂时遇到困难,未来有很大概率恢复正常经营、偿还债务,就会趁着债券价格极低的时候大量买入。要是运气好,判断准确,等企业缓过劲儿来,把欠的钱还上,或者债券价格重新涨回正常水平,债基就能获得几倍甚至几十倍的暴利。但这种操作风险实在太高了,就像在悬崖边跳舞。大部分违约企业最后都走向破产清算,投资者血本无归。所以,只有少数专门投资高收益债(也叫垃圾债)的基金,敢在这个危险的领域里闯荡,普通的债基一般不会轻易涉足。
债券基金的收益来源丰富多样,利息收入是根基,资本利得是变数,债券回购是调剂,可转债和违约债券投资则充满了机遇与挑战。这些收益来源相互交织,共同构成了债基的收益体系。不过,投资从来都不是稳赚不赔的买卖,就算是相对稳健的债基,也会受到宏观经济、政策变化、市场波动等各种因素的影响。咱们投资者在选择债基的时候,一定要多做功课,了解基金的投资策略、持仓结构,结合自己的风险承受能力,才能让自己的钱在债基这个“大掌柜”手里,实现稳稳的增值。
@易方达基金
$易方达中债7-10年期国开行债券指数C$

$易方达中债7-10年期国开行债券指数C$





#表现抢眼!创新药还能上车吗?# #核聚变商业化临近,概念股反复活跃# #银行股维持强势 中信银行创历史新高# #小米首款SUV:全系标配激光雷达# #“九天”察打一体无人机6月底将完成首飞# #恐慌指数飙升!美国遭遇股债汇三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