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日前发布,其中商业航天作为新质生产力的典型代表在报告中被提及两次,且在新兴产业中的次序升至第一位,重要性凸显。我们认为,进入“十四五”收官之年,卫星互联网星座建设有望提速,卫星产业战略价值突出。
2024年,商业航天作为“新增长引擎”首次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新培育一批国家级先进制造业集群,商业航天、北斗应用、新型储能等新兴产业快速发展”,以及“开展新技术新产品新场景大规模应用示范行动,推动商业航天、低空经济等新兴产业安全健康发展”,并明确其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
我国两大低轨卫星互联网星座—“千帆星座”和“星网”前期各进行了3-5年的筹备和试验,2024年下半年先后启动卫星组网,实现了“从0到1”的突破,标志着中国在卫星互联网领域迈出了坚实的一步。但两个星座2024年总体发射规模不大,2025年的发星体量有望达到700-800颗,相较2024年增长10倍以上。
我们认为,从成本端来看,我国的火箭竞争力超出预期。国内预计将于2025年-2026年初步实现火箭重复发射利用。同时,在火箭供应链方面,中国相比国外也有较大的供应链降本潜力。
从投资角度来看,卫星、无人机、航空发动机、军用模拟芯片等均为军工板块热门标的,产业链上游的核心元器件及中下游用户终端与应用服务将深度受益,这也有望提振与之相关的军工板块。2025年作为“十四五”收官之年,市场对军工行业订单恢复的预期增强,需求有望集中释放。多款新型装备已完成定型或进入小批量生产阶段,新增产能将陆续就位,具备放量基础,此后的规模效应或将带动企业毛利率改善,加之多家企业股权激励相继落地,整体盈利能力及业绩释放动力有望进一步提升。

$工银新兴制造混合C(OTCFUND|009708)$
$工银新兴制造混合A(OTCFUND|009707)$
$工银科创ETF联接A(OTCFUND|011614)$
$工银科创ETF联接C(OTCFUND|011615)$
$工银国家战略股票(OTCFUND|001719)$
$工银智能制造股票A(OTCFUND|002861)$
$工银智能制造股票C(OTCFUND|0227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