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们又一次见证历史,上一次在2020年新冠疫情在欧美广泛扩散时,我们看着美股的剧烈波动,并传导回来;现在,我们处于贸易战风暴的中心,历史正在创造。
我们包括市场和决策层都为贸易战准备了很久了,但确实没想到幅度这么剧烈、双方这么刚烈,似乎谈判的空间很小。有人跟2018年比,但确实不具可比性;美国人自比为里根的供给侧改革,也完全比不了,美苏和美中的体制和竞争力完全不同、股市的位置完全不同、科技革命的状态不同、国际信用和影响力不同。因为准备得久,我们有非常可贵的战略定力,对民营企业的鼓励、对服务业的开放、对新兴产业的支持、投资于人的内需促进政策、对投融资市场的健康发展的支持,做好自己的事,时间是我们的朋友。
眼下,双方都在出牌,用博弈的思维看待当下,可以想见惊涛骇浪、各种极限施压,最终危机折返,这个过程必然跌宕起伏。中国早已储备了充分的政策,各种工具何时出、何种力度,也可以期待。对于市场参与者来说,长远的乐观也不能忽略眼下的困难,出口、制造业投资一脉相承,是总需求的重要部分,在经济循环的复杂系统中究竟产生多大的影响,难以估量,更何况所有的参与者也调整自己的行为。
股票投资上,从去年下半年开始,无论是基于基本的经济规律还是潜在的贸易战风险,我们清空了外需敞口、包括一带一路需求敞口,专注在内需消费品和服务业,甚至在我们看到今年政策对内需的决心后进一步增加了敞口。等到关税真的出来的时候,再检视自己的持仓,还是会发现又不那么扎实,大部分持仓或多或少都和宏观相关。
眼下这些风险就是我们要承担的,作为一个个体,我们无论在投资上、在工作上,必然要和自己的国家一起承担这个风险,无论主动还是被动,尽人事听天命,坦然地把自己交给未来。翻看巴菲特的投资历史,“别人恐惧我贪婪”“一把梭哈在最底部”即使是对于股神来说也是做不到的,作为普通人眼下能够做到不乱、不慌、不断优化自己的组合,就可以给自己点赞了。现在,因为博弈的过程复杂,投资上我们都倾向于以中性的态度观察,不走极端地应对,以不产生大的亏损为底线,等待明朗。
我们之前一直说,中国2021年经历了房地产的衰落、2023年经历了地方政府的收缩这两大极限考验,最后一个考验就是出口,只要自己能够挺住稳住,我们就会来到了全面乐观的高质量的新时代。
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天弘永利债券C(OTCFUND|009610)$
$天弘永利债券E(OTCFUND|002794)$
$天弘安康颐养混合C(OTCFUND|009308)$
$天弘增益回报债券发起式A(OTCFUND|420008)$
$天弘增益回报债券发起式B(OTCFUND|420108)$
$天弘增益回报债券发起式D(OTCFUND|016472)$
$天弘增益回报债券发起式E(OTCFUND|022587)$
$天弘通利混合A(OTCFUND|000573)$
$天弘通利混合C(OTCFUND|0198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