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2日,第37次上海市市长国际企业家咨询会议召开。全球手术机器人领域的领军企业直观医疗(Intuitive Surgical)全球董事会主席古迦睿(Gary Guthart)作为“洋高参”再度参会,为上海医疗数字化转型建言。在接受新华财经专访时,他明确表示,直观医疗将继续扎根上海,依托城市创新生态,为包括中国在内的全球患者提供更微创、精准的医疗解决方案。
**深耕上海:依托生态与政策优势**
全球最大手术机器人企业直观医疗,其“达芬奇”手术机器人已在泌尿、妇科等领域完成超1694万例全球手术,仅2024年就实施超268万台。古迦睿指出,中国不仅是广阔市场,更是医疗科技突破的核心动力。构建优质医疗科技生态的关键在于“医院数据系统、中外企业、供应链”三角联动,而中国具备顶尖人才、医院患者参与、完备供应链等核心条件。上海在其中扮演关键角色,其《高端医疗器械产业全链条发展行动方案》明确将腹腔镜手术机器人列为重点,与直观技术布局高度契合。“高端医疗器械研发需深入临床一线,融入本土体系。”古迦睿强调,上海前瞻的政策构建了支持深度融合的生态,让创新更高效。他还建议上海推动数字手术技术融合、打造国际机器人卓越中心、参考国际框架平衡疗效、成本与可及性。
**本土化:加速技术落地与市场深耕**
直观医疗与中国的联结始于2006年首台达芬奇手术落地,为技术进入中国奠定基础。2017年,公司与上海复星医药合资成立直观复星,这是技术与本土资源的深度对接。2024年6月,投资约7亿元的直观复星浦东产业基地启用,成为亚太最大研发、生产、培训、服务一体化中心,进一步夯实本土化硬件。目前,直观复星已设7个区域培训中心,达芬奇手术累计服务超80万病患。进博会是技术落地平台:2023年第四代达芬奇获证并量产,2024年3月获批的“Ion支气管导航操作控制系统”7月在中国上市(亚太首个),本届进博会将展示达芬奇Xi、Ion系统及单孔系统,后者已启动审批。“这些创新是我们兑现长期承诺的证明,加速国产化并引入新产品。”古迦睿称。
**拥抱AI:人机协同驱动医疗突破**
古迦睿判断医疗行业“技术融合拐点”已至,未来30年或实现“翻倍式突破”,核心驱动力包括高精度手术工具迭代、AI与云计算赋能远程培训、跨医院数据整合优化方案。直观医疗十年前已布局AI等领域,第五代达芬奇系统计算能力较前代提升10000倍,支持实时数据量化分析与AI辅助。“AI并非替代外科医生,而是人机协同。”他强调,未来医疗成果来自专业人才与技术协同,企业将联合生态伙伴开发AI工具,挖掘云计算在远程会诊等场景的价值,并加大AI研发投入,上海的AI技术与医疗产业基础是理想平台。他认为,行业竞争将转向“机器人技术+器械+培训+服务+教育”的生态体系,完整生态才能实现优质诊疗落地。
#人形机器人利好不断!机构掀调研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