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国庆见闻,晒收益,瓜分好礼!# 国庆期间,我在多个热门景区观察到两个显著趋势:消费分级加速与体验经济崛起。例如,在杭州西湖景区,高端酒店入住率同比增长25%,而平价民宿预订量也保持15%的增幅;在成都夜市,单价超50元的“网红小吃”摊位日均销售额突破2万元,而10元以下的传统小吃摊同样客流不断。这种“高性价比”与“高端体验”并存的现象,让我联想到投资中的“哑铃策略”——既需要配置稳定分红的红利资产作为压舱石,也需要持有科技、消费等成长板块捕捉超额收益。
红利资产如同旅游中的“平价民宿”,提供稳定现金流;成长资产则像“高端酒店”,在特定阶段带来爆发性收益。两者结合,可构建攻守兼备的组合。
西部利得国企红利指数增强C基金:红利资产的核心配置工具
1. 基金基础信息与业绩表现
基金代码:009439
基金类型:增强型指数基金
标的指数:中证国有企业红利指数(选取股息率前50的国企)
基金经理:盛丰衍(管理规模超百亿,量化投资专家)
成立日期:2020年5月8日
规模:3.63亿元(2025年Q2)
费率结构:管理费1.00%/年,托管费0.20%/年,无申购费(C类份额)
历史业绩(截至2025年9月30日):
近3年收益率:13.06%(同期沪深300下跌12%)
年化波动率:14.68%(低于沪深300的18.23%)
最大回撤:-18.32%(2024年市场调整期,显著低于同类平均的-25%)
2. 核心优势分析
(1)量化增强策略:超越指数的“秘密武器”
基金采用“多因子模型”进行选股增强,重点筛选以下因子:
股息率:要求成分股近12个月股息率>5%;
波动率:剔除过去1年波动率最高的20%股票;
成长性:优先配置净利润增速>10%且ROE>15%的企业。
2025年上半年,基金通过增持煤炭、银行等高股息板块,超额收益达4.2%,同期指数仅上涨1.8%。
(2)行业分布均衡:抗周期的“压舱石”
前五大行业占比:
银行(30%)、交通运输(15%)、公用事业(10%)、煤炭(10%)、建筑(8%)
低相关性行业(如公用事业与煤炭)对冲经济周期波动,2024年Q3在市场下跌中回撤仅-8.36%,而沪深300下跌12%。
(3)分红稳定性:现金流的“永动机”
累计分红:0.196元/份(成立至今)
分红频率:年度分红(2024年每股派现0.08元)
股息率:当前静态股息率5.8%(远超十年期国债收益率2.5%)
年底投资规划:红利资产的核心配置方案
(1)市场环境:当前十年期国债收益率2.5%,沪深300股息率3.2%,红利资产具备“股息率溢价”;
(2)政策导向:国企改革深化,央企控股上市公司市值管理考核推动分红提升;
(3)资金流向:保险资金预计2025年带来5700亿元增量,红利板块持续受益。
西部利得国企红利指数增强C基金通过“高股息+低波动+量化增强”的三重策略,为投资者提供了稳健的收益来源。在年底配置中,建议将其作为核心底仓,结合市场波动灵活调整仓位。正如国庆旅行中“平价民宿”与“高端酒店”的互补关系,红利资产与成长资产的搭配,或将帮助投资者在不确定的市场中实现“稳中求进”。@西部利得基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