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加科技训练营#
去年A股有过跌破2700点的“狼狈”,也有过涨超3400点的“喜悦”,今年A股也在持续的震荡,在估值体系重构的混沌期,究竟何处安放真金白银?答案或许藏在那些穿越周期的"硬核资产"中。这类企业的共同特征是——既具备科技创新的锐度,又保有制造业的厚重,能够在产业变革的断层带上筑起护城河。
白鹤君最近参加了中加科技训练营活动,说实话,活动的课程彻底刷新了我对科技投资的认知。以前总觉得制造业是传统行业,技术迭代慢、想象空间有限,但学习之后才发现——AI赋能下各行各业,特别是高端制造,可能正站在下一个十年的风口上。尤其是当AI从概念走向基建,从实验室走向工厂,这种"技术落地"的确定性,才是最值得重仓的财富密码,为此我也是开始布局中加核心智造混合C(009243)。
一、AI赋能高端制造,从"科技三明治法则"说起
训练营课程里提到的"科技三明治法则"特别有意思,把底层硬件、中间技术和应用场景拆开看,才发现AI已经不是单纯的技术,而是制造业的全新底层逻辑。就像工业革命时期的蒸汽机,AI正在重塑整个生产链条。
比如底层硬件这块,英伟达的GPU为什么值钱?因为它让算力变成了像水电煤一样的基础设施。制造业企业未来拼的不是谁的机器多,而是谁的"计算效率"高。中间层的大模型技术更厉害,像DeepSeek这种能做芯片设计的AI,直接把研发周期砍掉一半,这种降本增效的革命性变化,正在让传统工厂变成"智慧工厂"。
最震撼的是应用层,深圳的自动驾驶出租车已经跑起来了,特斯拉的FSD订阅服务让汽车从一次性消费品变成持续盈利的入口。这种"硬件+软件"的商业模式,不就是制造业的第二春吗?
训练营课程里把AI、智能驾驶、人形机器人比作科技竞赛的三强,但我觉得它们更像是高端制造的"三重奏"。AI是指挥家,智能驾驶是先锋部队,人形机器人则是未来的家庭管家。
智能驾驶的爆发其实比想象中更近了。激光雷达的精度已经能做到每秒扫描数百次,车载芯片的算力甚至比人脑还快。深圳的Robotaxi已经跑通了晚高峰场景,而无人配送车正在物流行业掀起革命。传统车企靠卖车只能赚一次钱,但特斯拉通过FSD订阅服务,把一次性的汽车买卖变成了持续性的创收。这种软件定义硬件的趋势,正在让整个汽车产业链重估。
人形机器人更值得期待。高盛预测2030年市场规模突破12万亿,这不是科幻,而是现实。伺服电机让机器人能捏起鸡蛋,柔性传感器让它们感知温度湿度,运动控制算法让它们能跳复杂舞蹈。特斯拉的Optimus已经能整理衣物,国内企业也在研发家庭保姆机器人。想象一下,未来的工厂里全是协作机器人,家庭里有扫地做饭的"钢铁伙伴",这不就是制造业的终极形态吗?
复盘在自己在中加科技训练营学习的内容,我越来越确信,2025年可能是高端制造的分水岭。政策层面,国内首次把"人工智能+"提升到战略高度,AI基建投资正在爆发;技术层面,从芯片到大模型的国产替代正在加速;市场层面,制造业企业正在从"代工厂"向"智慧工厂"转型。
更重要的是,AI让制造业的护城河变深了。以前拼的是廉价劳动力和规模效应,现在拼的是算法效率和数据积累。那些能率先完成数字化转型的企业,未来可能像“美股七姐妹”一样,成为全球供应链里不可或缺的一环。
科技投资从来不是追逐热点,而是选择你相信的未来。AI是燃料,智能驾驶是桥梁,人形机器人是终点。就像十年前没人能预见新能源车会颠覆汽车行业,今天的高端制造板块,可能正在酝酿下一个"iPhone时刻"。
当然,风险永远存在。技术落地需要时间,规则和成本是现实挑战,但这些恰恰是长期投资者的机会。制造业从来不是暴利行业,但它的确定性和抗周期性,恰恰是穿越牛熊的压舱石。那些能用AI重塑生产方式的高端制造企业,才是未来十年真正的"头号玩家"。毕竟,改变世界的,从来不是概念,而是能让概念落地的工厂和车间。
如果大家跟我一样,对于布局高端制造业感兴趣,同时对于“弹性收益”又有一定追求的话,那么就千万不要错过中加核心智造混合C(009243)这支宝藏基!
二、选择中加核心智造混合C(009243)的理由
在基金投资的江湖里,白鹤君坚定的认为中加核心智造混合C(009243)绝对是一匹值得我们重点关注的“千里马”。接下来,白鹤君会从多个维度来解析这款基金的优势,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优势一——投资策略:踩准时代鼓点,精准狙击好公司
这只基金的投资策略可以说是“聪明又务实”。它紧密围绕“产业升级”这个大趋势,积极捕捉结构性机会。现在,产业升级可是经济发展的重要方向,像新能源、人工智能这些领域,未来潜力巨大。而它就聚焦在人工智能产业链、内需电网设备、新能源技术等高端制造业进步方向,以及AI相关的电气设备和人形机器人这些细分领域。这种精准的布局,让它能提前抢占优质赛道,享受行业快速发展带来的红利。
而且,它坚持自下而上的选股方法,从海量公司里精心筛选出“高质量+低估值”的个股。这就相当于在又好又便宜的货架上挑宝贝,既能保证公司本身实力过硬,又能以相对合理的价格买入,为投资者争取更多收益空间。
优势二——基金经理履历扎实,科技研究出身,更懂产业趋势
基金经理张一然,背景还是挺有料的。拥有美国伊利诺伊理工大学金融学硕士学位,早年曾在多家机构做科技行业研究,基本就是一线打拼多年,真正看过产业底层的人。
他的研究方向高度集中在科技与高端制造,理解企业成长路径这一块,有着深厚功底。从2020年加入中加基金以来,管理了多只科技成长类基金,时间虽然不算特别久,但组合质量和投资逻辑是清晰的,不盲目激进,也不保守守旧,属于稳中求进型选手。
优势三——低费率:让利投资者
对于投资者而言,基金的费用结构直接关系到其实际收益的高低。中加核心智造混合C(009243)基金的各项费率相对较低,这无疑提升了其性价比。在当前众多基金的竞争中,费用较低且管理规范的基金更容易吸引长期投资者的关注。而且只要持有30天就没有赎回费,这一点放眼同类产品其实并不多见。想短期试水的人不会有负担,长期持有者也不会因为退出成本而纠结。省下的就是赚到的。
优势四——基金公司实力不容小觑
说实话,中加基金虽然不是最“网红”的公司,但其实底子不差,毕竟北京银行旗下,而且近年来的基金产品质量普遍提升明显。尤其是在科技和制造板块的研究投入,是业内认可的。这类基金公司往往更踏实、不太搞花里胡哨的操作,适合真正想做长期布局的人去深入了解。
(信息来源:天天基金)
优势五——风险控制:稳稳的幸福才有奔头
在追求收益的同时,风险控制同样重要。中加核心智造混合C在这方面表现出色,风控措施完善,能有效控制投资风险,保障投资者的资金安全。它不会盲目追逐短期热点,而是通过科学的资产配置和严格的风险评估,让收益更稳健、更可持续。这样的基金,才是真正能陪我们一路走下去的好伙伴。
优势六——透明度和便利性:提升投资者舒适度
作为一款公募基金,中加核心智造混合C的运作过程高度透明,投资者可以随时查看基金的净值和持仓情况。同时,购买和赎回都非常便利,为投资者提供了极大的灵活性。这里推荐大家在天天基金和中加基金的官网或是app进行查询哦。
优势七——机构持有比例不低,市场信心强
从持有人结构来看,机构持有占比为40.40%,而个人投资者占比59.60%。这个比例可以看出,机构投资者对这只基金的认可度相对较高。通常来说,机构投资者在基金的选择上更加注重长远价值和深度研究,因此这表明中加核心智造混合C在机构中有着较强的吸引力,机构投资者的参与也能为基金带来更多的专业资源与信息支持。
对于个人投资者来说,有机构投资者作为背书,无疑是对基金未来表现的一种积极信号。机构资金的参与能够提升市场对基金的信任度,特别是在产业升级这一长期主题上,机构的深度布局通常能更好地捕捉到潜在的结构性机会。
优势八——结构性行情下,正是精选基金的好时机
目前A股外围扰动不断,A股也持续震荡,但在我看来却是一个结构性机会密集的时代——比如AI、新能源、人形机器人这些方向,正从概念走向产业兑现阶段。
这个时候,选对基金,比盲目追涨杀跌靠谱多了。而中加核心智造混合C这种聚焦未来、专注高端制造的基金,是值得拿来做底仓配置的。
优势九——投教服务:完善且多样化 除了以上提到的优势,中加基金还注重投资者教育和服务。通过定期发布市场分析报告、投资策略解读和风险教育资料,并且中加基金还会经常开设直播,这些都将帮助投资者更好地理解市场动态和投资选择,增强其投资决策的信心和能力。 优势十——未来展望:乘风破浪会有时 展望未来,随着全球产业链重构和中国经济的转型升级,新能源、人工智能、高端制造等领域将迎来更广阔的发展空间。中加核心智造混合C凭借其精准的投资策略和专业的管理团队,有望继续在这些优质赛道中挖掘投资机会,为投资者创造更多价值。同时,政策层面的支持和市场信心的逐步修复也将为A股市场提供有力支撑,为这只基金的未来发展注入更多动力。 三、适合哪类人买?又该怎么买? 先回答第一个问题,我觉得以下人群可以多关注下此基: (1)想围绕产业升级布局,追求长期成长的投资者 (2)想参与人工智能+新能源+先进制造等方向的朋友 (3)预算不大,想要低费率、灵活进出的基金产品 (4)看重基金经理科技产业研究背景的人 接着是第二个问题,得益于中加科技训练营的课程加上白鹤君自己的经验,分享给大家: (1)定投+动态再平衡 每月将收入的5%-10%设为“科技定投金”,通过分批买入平滑波动。建议设置15%的“动态阈值”——当基金涨幅超15%时,止盈1/3仓位;回撤超10%时,加倍定投。数据显示,科创板指数历史最大回撤约26.8%(Wind统计),但极端情况下可能达到50%(去年确实有过单边行情)。这种“低吸高抛”的纪律性操作,能将波动转化为收益放大器。 (2)核心+卫星组合 将60%资金作为“核心仓”长期持有中加核心智造混合C,享受科技beta收益;剩余40%作为“卫星仓”捕捉细分机会。例如,当新能源车政策加码时,可用卫星仓短期参与布局;若AI算力需求爆发,可加仓云计算龙头。这种“守正出奇”策略,既能控制回撤,又能增强组合弹性。 (3)网格交易+事件驱动 在基金箱体震荡区间设置5%间距的网格,通过高抛低吸增厚收益。同时建立“事件雷达”,关注科技股解禁潮、财报季、相关科技展会等节点。 四、总结 总之,在2025这个关键转型年,市场机会可能不像前几年那样遍地开花,选对方向+选对人+选对工具,是我们必须思考的投资公式。而中加核心智造混合C(009243),恰好就具备了这些关键变量。趁现在关注,还不算晚。 如果你有在关注相关主题方向,可以将这只产品建议加入自选看看,毕竟未来的核心资产,很可能就在今天这样不起眼的“冷门里”悄悄崛起。@中加基金 @天天精华君 @天天基金创作者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