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工业新质,智造无界”为主题的第二十五届中国国际工业博览会近日落下帷幕。历时5天的盛会汇聚全球28国3000余家展商,同期举办10场高端论坛、近300场专题活动,首发超千项新技术展品,其中近400项“极大、极小、极轻、极智、极精”代表性成果惊艳亮相。
业内人士指出,本届工博会集中展现了新型工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趋势,既呈现全球工业科技前沿成果,也彰显中国工业经济韧性与体系创新活力。
**回望过去:致敬工业根基**
中国工业在历史坐标上书写恢弘篇章,以完备产业链、持续创新力与全球市场深度融合重塑世界工业格局。“国家新型工业化暨‘十四五’工业重大成就展”作为三大特展之一,立体呈现C919大型客机关键结构件、国产大型邮轮“爱达魔都号”动力系统模型、时速600公里高速磁浮列车等“大国重器”,其背后是1500项产业基础攻坚项目的支撑,彰显中国坚守实体经济、攻坚核心技术的战略定力。上海电气展出新中国首台6000千瓦汽轮机的精密齿轮测量仪、万吨水压机核心部件等工业“记忆”,诉说“从无到有、自主求新”的奋斗历程;ABB的IRB1100机器人通过时序与力控技术演奏《东方红》,演绎千年文化与现代科技的融合。德国参展商穆勒评价:“中国‘十四五’创新体系令人印象深刻,期待‘十五五’深化合作。”
**展现当下:智造转型升级**
工博会上,科技已超越展品范畴,成为可落地的生产力。工业机器人不再是冰冷执行单元——节卡机器人副总裁常莉表示,公司通过参展加速产业链协同与创新生态构建;西门子中国董事长肖松指出,工业AI落地需精准捕捉场景、融合技术数据与行业机理。首次参展的兴邺材料,展会前三天即获美、韩、巴等多国观众对智能折叠追光发电系统的明确采购意向;“展王”海目星以近千平方米展台亮相,多款核心展品现场签单。同期“工业母机+百行万企(上海站)”活动发布《上海市工业母机产业能力手册》及供需清单,促成80余项合作,签约金额超30亿元。
**眺望未来:锚定新质方向**
本届展会是观察未来工业的窗口,多项全球首发勾勒趋势,“具身智能”成关键方向。展馆内,可控核聚变、小型模块化核反应堆指向零碳未来;绿色甲醇、氢氨醇为高碳行业转型提供路径;数字孪生与AI算法构建工厂全生命周期管理体系。英特尔展示的机器人协同搬运系统已投入生产,预示人机共融图景;交大智邦的智能体机床AI,自主规划加工路径,被誉为“工业界自动驾驶系统”。芯和半导体的Chiplet先进封装技术突破算力瓶颈,柴孚机器人的全球首款5000kg重载机器人打破负载极限。罗马尼亚工商联合会驻华代表罗伯特评价:“工业机器人是展会亮点,中国高科技成就令人瞩目。”
第二十五届工博会既是工业文明的致敬,也是未来产业的预演。正如中国科学院院士丁汉所言:“今天的展品就是明天的产业。”中国工业正从技术追随者迈向全球创新的重要参与者与引领者,将以深化开放合作加速新质生产力赋能,为全球工业发展贡献中国智慧与力量。
#珠海航展会刺激军工大涨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