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周度表现】
本周A股市场整体呈现宽幅震荡走势,周一主要指数放量冲高,随后三日连续调整,周五指数均有所修复。随着指数回调,市场交投活跃度也有所下降,两市单日成交额由周二峰值2.87万亿元降至周五的2.30万亿元左右。此外,板块分化态势较为明显,贵金属、电力设备、消费等防御性板块逆势走强;半导体、通信设备、军工装备等前期热门板块大幅回调。具体来看,上证指数、深证成指、沪深300、创业板指、科创50指数一周涨幅分别为-1.18%、-0.83%、-0.81%、+2.35%、-5.42%,两市周度成交额12.84万亿元,日均成交2.57万亿元。本周31个申万一级行业中,电力设备、综合、有色金属涨幅靠前,而国防军工、计算机、非银金融表现相对较弱。
【大势研判】
近期A股市场在经历了前期快速上涨后,进入震荡调整阶段。这一阶段的形成,既是前期部分热门板块累计涨幅较大后资金获利了结的自然反应,也是市场在宏观经济数据、政策预期及外部环境等多因素交织下,重新寻找估值与业绩匹配平衡点的过程。尽管短期市场波动有所加大,但从中期维度来看,支撑市场向好的核心逻辑并未发生根本改变。宏观层面,国内经济延续复苏态势,政策端持续释放稳增长信号,从货币政策的灵活适度到财政政策的精准发力,都为市场提供了坚实的基本面支撑;同时,资本市场改革不断深化,上市公司质量稳步提升,长期投资价值逐步凸显,这些因素共同奠定了市场中期向好的基础。在市场震荡调整阶段,投资者需密切关注市场量能变化、政策面动态以及板块轮动节奏,在控制风险的前提下,把握结构性投资机会。
【本周策略视点:PMI数据温和修复,关注震荡调整阶段的结构性机会】
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8月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制造业PMI)录得49.4%,较上月提升0.1个百分点;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非制造业PMI)录得50.3%,较上月提升0.2个百分点。8月PMI数据整体温和修复。
供需两端均有修复,制造业PMI有所改善。8月制造业PMI为49.4%,较上月提升0.1个百分点。制造业新订单指数为49.5%,较上月上升0.1个百分点。8月我国极端天气强度和持续性有所减弱,加上各项扩需求政策稳定落实,制造业市场需求缓中趋稳。新出口订单指数为47.2%,较上月上升0.1个百分点,出口需求也呈现缓中趋稳态势。企业生产活动保持稳定扩张,生产指数为50.8%,较上月上升0.3个百分点,连续4个月运行在扩张区间。新动能方面,受“两重”建设持续推进以及大规模设备更新等政策的带动,装备制造业稳中加快扩张,装备制造业PMI为50.5%,较上月上升0.2个百分点,其中生产指数运行在52%以上,新订单指数也运行在扩张区间。开学季临近,计算机通信电子设备制造业迎来产销旺季,有力支撑高技术制造业加快扩张,高技术制造业PMI为51.9%,较上月上升1.3个百分点,其中生产指数和新订单指数都上升至54%左右的较好水平。
价格方面,制造业原材料购进价格指数为53.3%,较上月上升1.8个百分点,且连续2个月运行在扩张区间,显示原材料价格加快上升。产成品价格持续趋稳运行,出厂价格指数为49.1%,较上月上升0.8个百分点,连续3个月上升,并创下今年以来最高点。分行业来看,制造业四大行业的价格指数基本都呈现上升势头,显示当前市场价格处于改善进程。从企业规模来看,大型企业PMI为50.8%,较上月上升0.5个百分点,生产指数较上月上升0.5个百分点,继续运行在52%以上;新订单指数较上月上升1.2个百分点,升至接近52%的水平,显示大型企业供需两端较快扩张。小型企业PMI为46.6%,较上月上升0.2个百分点,显示小型企业有所恢复。其中生产指数和新订单指数分别较上月上升1.4个和0.1个百分点,显示小型企业供需降幅有所收窄。
非制造业PMI延续扩张态势。8月非制造业PMI为50.3%,较上月提升0.2个百分点,仍运行在扩张区间。其中,建筑业商务活动指数为49.1%,较上月下降1.5个百分点,受雨季影响,建筑业商务活动指数连续2个月环比下降。分行业看,房屋建筑业和建筑装饰业均在收缩区间,土木工程建筑业保持在扩张区间。预计随着雨季结束,建筑业相关活动增速有望回升。服务业商务活动指数为50.5%,较上月提升0.5个百分点。暑期旺季消费带来积极影响,铁路运输业和航空运输业的商务活动指数和新订单指数均实现连续2个月环比上升,指数水平均在59%以上,表明居民出行活动保持活跃;另外,文体娱乐相关行业商务活动指数和新订单指数虽均较上月有所下降,但分别保持在55%以上和54%以上的较高水平。服务业有望继续保持升势。暑期旺季消费结束后,9月服务业PMI或边际走弱。
总体来看,极端天气影响逐渐消退,PMI数据整体温和修复,需求降幅收窄,居民消费和新动能相关行业均有良好表现。随着外部干扰因素影响减弱,稳经济促增长政策持续发力,内生动力将稳定释放,为我国经济平稳运行注入更多确定性。近期A股市场在经历了前期快速上涨后,进入震荡调整阶段。这一阶段的形成,既是前期部分热门板块累计涨幅较大后资金获利了结的自然反应,也是市场在宏观经济数据、政策预期及外部环境等多因素交织下,重新寻找估值与业绩匹配平衡点的过程。尽管短期市场波动有所加大,但从中期维度来看,支撑市场向好的核心逻辑并未发生根本改变。宏观层面,国内经济延续复苏态势,政策端持续释放稳增长信号,从货币政策的灵活适度到财政政策的精准发力,都为市场提供了坚实的基本面支撑;同时,资本市场改革不断深化,上市公司质量稳步提升,长期投资价值逐步凸显,这些因素共同奠定了市场中期向好的基础。在市场震荡调整阶段,投资者需密切关注市场量能变化、政策面动态以及板块轮动节奏,在控制风险的前提下,把握结构性投资机会。配置上,可关注业绩确定性强的消费、周期板块,以及受益于政策支持、产业趋势向上的科技板块中估值合理的投资标的,通过多元化配置平衡投资组合风险与收益。
2025年9月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