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访问:
发表于 2025-11-24 20:47:18 天天基金网页版 发布于 山东
2025年我的基金组合配置及后续操作:永赢基金李文宾调研精华,干货满满

#天天基金调研团#

近期很少大笔买入了,一是因为囊中羞涩,在前期低点时已经逢低分批买入很多了,这个也写过很多次了:

普通投资者在A股赚钱确实很难,无论是股票还是基金,如果实在是想要投资A股,那么一个相对较容易的操作是:等,减少操作频率,等机会出现时敢于重仓。

在相对低点尽可能多的买入其实技术上并没有太大难度,难在基民的心理,回想一下上证指数在2400点、2500点、2600点、2700点、2800点、2900点时你的操作--是市场没给你机会,还是你被大跌吓破了胆,不仅没有逢低分批买入甚至割肉卖出手里的基金呢?

二是没有比较好的操作机会,要看市场会不会在回调中产生机会。

(1)当前这个点位,我是不会去追pcb、内存这些热门板块的,除非相关基金短期内大跌,想要做一下波段操作,否则错过就错过了,不想被套。

很佩服那些持有的基金近一年收益率超过200%(是基金收益率超过200%而不是基民收益率超过200%)还不止盈甚至还在买入的基民,好胆量。

(2)前段时间少量买入了电池相关基金试水,大跌时我还会买入,与目前持有的一只周期类港股持仓有些重合。

(3)北交所基金看了很久,没有买入,囊中羞涩啊,应该可以短期内(短期不是指几天、几周,而是指几个月这样的)做一下波段操作。

(4)近期市场最大扰动因素来自外部:当然,大A也不是太强。

地缘关系;

美联储降息预期降温,全球资金流动性收紧;

美股AI 企业高估值担忧发酵,影响传导至A股、港股相关板块;

年内涨幅较大板块的资金获利了结;

年末市场风格切换,资金由波动较大的科技类板块流向红利类等低波动、高股息板块。

一、目前基金组合配置

目前我的基金组合配置基本延续了年初文章【2025年基金投资布局】中的规划:今年我的配置预计以医疗、港股、科技、微盘股为主;也会用部分资金去追逐因政策、技术革新等因素可能产生的结构性行情。

(1)对于港股基金,持有两只,持仓以TMT、周期、消费为主,TMT相关基金在10月份涨势达到高点之后,近期进入回调期,周期相关基金(有色为主)近期则表现较好

对于港股基金,今年我更倾向于波段操作:如果持有收益率达到自己的目标,可以考虑分批止盈;若迎来回调期,则可以逢【大跌】分批买入。

一定不要一下跌就买入,可以考虑一段时期内(如一周、两周内)下跌一定幅度(比如超过5%)后结合整个市场环境分批买入。

(2)对于医药基金,目前持有的基金重仓股并非港股创新药,而是A股创新药与医疗器械,所以今年涨势并不如港股创新药基金那么迅猛,但好在相对稳一些,当然近期也陷入了调整期,目前打算继续拿一段时间。

对于港股创新药基金,目前没有持有,这些基金的重仓股大部分重合,2025年来重仓股股价翻倍者屡见不鲜,涨幅超4倍、5倍者也有。波动较大,今年我更倾向于波段操作:如果持有收益率达到自己的目标,可以考虑分批止盈,逢【大跌】分批买入。

比如这只基金的净值走势:

当然,逢低布局很可能要承受一个资金长期收益较低甚至为负的过程,不要奢望买入后立马上涨,好收益的获取是需要我们用资金的时间成本来交换的。

虽然很难买在最低点,但在逢低分批买入的过程中,每次我们买入的价格都在接近市场底部,将来市场反转能获得更好的收益,这或许就是巴菲特“宁要模糊的正确,不要精确的错误”中模糊的正确。

(3)对于微盘股基金,持有两只,一只以科技为主,另一只持仓较为分散,但共同点是其业绩一直在稳定的上涨,暂不打算止盈。今年我对微盘股基金的操作可以概括为:中期持有,逢低分批买入。

当然,如果持有收益率达到自己的目标,可以考虑分批止盈(这一点很重要,毕竟没有只涨不跌的基金,注意微盘股估值及A 股大小盘风格轮动),逢【大跌】分批买入,比如说几天内或者近一周内基金净值下跌5%(幅度可以根据市场行情以及基金近期涨跌情况灵活调整)可以分批买入,也可以通过定投来平滑成本。

(4)对于纯债基金,今年纯债基金的收益率不要期望过高,超过2%就已经很好了,不可能与2023年、2024年那样有6%的高收益率了,'股债跷跷板'是一个因素。

可以简单参考十年期国债收益率(今年跌破1.5%的可能性很低)走势:债券价格与十年期国债收益率呈负相关关系,简单说来就是,如果十年期国债收益率一路向上,那么纯债基金收益率将会持续下跌。

二、调研永赢权益投资部联席总经理李文宾

(1)基金经理

李文宾,现任永赢基金权益投资部联席总经理;

从业经验:4 年实业+5 年券商+10 年公募基金;8 年基金管理经验。

在市场震荡时善于左侧捕捉市场机会,挖掘有潜力的黑马股。

(2)投资理念

基本原则:专注高质量成长股。对于成长股,不等同于科技股,期望从推动 ROE 的持续改善(涵盖收入、利润、利润率等核心经营指标)出发挖掘真成长股;

投资策略:动态均衡策略为主,关注“行稳致远”类优质企业;长期聚焦硬科技领域,基于中期产业趋势布局,不因短期催化做板块轮动,重点把握技术演进方向与 0 到 1 突破机会。

未来关注两大方向:

AI 产业链供需矛盾最紧张环节(存储、美国电力相关、国产算力);

AI 新产业趋势(AIDC、储能、OCS、超节点、AI 应用)及 2026 年有望出现拐点的产业(具身智能、6G、核聚变等)。

个股选择:全市场自下而上精选个股,注重企业经营成长的持续性和的确定性,擅于挖掘有认知差的牛股。同时,更重视公司企业文化、战略执行等软实力的层面的研究。

(3)代表基金

永赢科技驱动C,紧抓科技投资主线,当前重点关注AI、军工产业投资机会,超额收益显著。

三、本次调研精华问答

(1)什么时候需要对 AI 投资产生警惕?

技术迭代是否进入长期瓶颈,新大模型难以带来突破与惊喜。目前来看,当前迭代

速度快,远未到瓶颈;

中美大厂 AI 相关业务增速是否连续 2-3 个季度下行。验证技术领先性是市场比较关

注的,也是我们判断 AI 板块是否出现拐点的重要指标。

(2)最近科技股集体调整,是短期的吗?这背后只是单单因为资金高低切吗?

我们倾向是短期调整为主,而非 AI 泡沫破裂导致的股市中长期调整,这也与年底资金习惯高低切有关。

当然这轮科技股调整,不是简单的高低切,更多是在 AI 主线中寻找新的产业发展趋势和方向。具体来说,9 月前市场聚焦于 AI 资本开支链(例如:光模块、PCB 等),9 月后转向存储、储能、电力设备等其他 AI 投资领域。所以本次调整并非从科技股向消费,向金融,向周期等板块简单的切换,而是在 AI 创新周期不同阶段在产业发展的新旧矛盾间进行换。

(3)预计什么时候科技股能重回主线地位?怎么看待后续及 26 年科技投资机会?

科技股是本轮市场核心主线,不存在“重回”一说。我们认为 2026 年投资机会集中在三

方面:

AI 产业链新供需矛盾关键节点,例如存储设备(全球将进入存储产能扩张周期)、与美国电力能源缺口相关中国企业、国产算力产业链(新一代芯片)、存储等;

AI 新产业趋势,如高端光源、OCS、DCI、AI 应用落地(重点关注制造业与大模型结合);

行业拐点领域,如具身智能、6G、核聚变等。

(4)近期市场风格好像发生了变化,白酒消费逆势走强,科技调整,这只是一个插曲还是风格真的发生变化了?

我们认为这应该是短期插曲,属于年底消费板块超跌反弹,主要是筹码因素驱动,非风格重大变化。

中长期的风格切换需基本面或预期发生重大变化,而当前国内消费环境未进入温和通胀环节,消费品行业难以出现盈利超预期与估值弹性,缺乏持续走强基础。

@天天基金创作者中心  @天天精华君 @天天话题君  @永赢基金

#3800点的A股值得加仓吗?#

#创作扶持计划#

$永赢科技驱动A(OTCFUND|008919)$

$永赢科技驱动C(OTCFUND|008920)$

作者:蚂蚁不吃土(转载请获本人授权,文章中列举的具体基金只是举例需要,并非推荐;本文亦非投资建议,不作为基金买卖依据;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郑重声明:用户在基金吧/财富号/股吧等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作者: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登录 | 5秒注册 作者:,欢迎留言 退出发表新主题
温馨提示: 1.根据《证券法》规定,禁止编造、传播虚假信息或者误导性信息,扰乱证券市场;2.用户在本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东方财富社区管理规定》

扫一扫下载APP

扫一扫下载APP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34289898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021-54509966/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