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基金调研团#
今年以来,市场的整体赚钱机构主要集中于少数新质生产力行业,比如半导体、机器人、人工智能、创新药等。
这些行业水太深,技术迭代比翻书还快,个股质量更是参差不齐。
选ETF吧,它像个“大杂烩”,行业普遍有股价波动大、技术变化快、个股鱼龙混杂的问题,指数一股脑纳入行业内所有股票,半年一次调样,相对是比较笨重的,虽能表征行业,却错失了很多超额收益的机会。
有一只基金,今年在以上板块的收益就很亮眼,它就是:永赢科技驱动(A类008919,C类008920)。$永赢科技驱动A(OTCFUND|008919)$ $永赢科技驱动C(OTCFUND|008920)$
以永赢科技驱动C(008920)为例,今年以来收益43.39%,成立以来以73.66%的回报大幅领先业绩基准和沪深300,年化回报有10.05%,同期业绩基准和沪深300年化收益才2.35%和1.59%。

有如此成绩,与基金经理李文宾的提前布局分不开。
2024年9月的市场至今让人记忆犹新,A股港股一片低迷,不少人忙着“割肉离场”。
可李文宾却扎进数据堆里,把股债性价比、产业进展算了个遍,最后拍板:“这是中长期布局的黄金窗口。”随即带着永赢科技驱动A果断加仓,人工智能产业链、半导体设备材料、生物医药这些当时没人敢碰的“硬骨头”,全被他纳入到持仓中,这份前瞻性,让基金在月底的行情反弹中精准踩对节奏。
2025年初,他又结合全球流动性变化与产业景气度,将仓位聚焦到AI基础设施、创新药等"从0到1"的赛道,让净值增长的动力一直在线,这种前瞻性,不是靠运气,而是14年从业经验和7年基金管理生涯炼出的真功夫。
李文宾的投资逻辑特别“实在”,从不玩花里胡哨的概念。
他的组合里永远有两类“压舱石”,一类抗风险,一类谋成长。
1、选稳健股时,他的标准近乎苛刻。未来三五年不能受宏观周期和海外政策冲击,ESG管理必须过硬;现金流得健康,“手里有钱”才是震荡市的底气;管理层还得踏实,不能冲动搞扩张,踏踏实实做主业。
2、选成长股时,他更不迷信“画大饼”。收入、利润必须持续涨,而且成长动力得是“内生的”:不是靠加杠杆、搞并购,而是靠真技术、好产品。
这种“只认业绩”的死理,让永赢科技驱动C在2025年市场波动中,比同类基金走得稳得多,最新净值已达1.73。

了解李文宾的过往,就知道他的稳健不是偶然。
之前管理万家成长优选时,6年里大幅跑赢市场平均和沪深300,同类排名冲进前3%。
更值得一提的是,这位曾经管理过120亿规模的基金经理,如今手上的永赢科技驱动(A类008919,C类008920)合并规模仅21.94亿。对投资者来说,这可是个大好事,意味着在市场波动时“船小好调头”,在AI、创新药这些细分赛道里,规模小的基金能更快捕捉到个股机会,灵活性远超动辄百亿的大基金。
现在政策持续加码新质生产力,人工智能从“可用”向“好用”跨越,创新药研发不断突破,这些赛道的成长空间肉眼可见。
但对普通人来说,自己选股风险太高,买ETF又错失机会,找一只像永赢科技驱动(A类008919,C类008920)这样的主动基金,把专业的事交给李文宾这样的“老司机”,反而更靠谱。$永赢科技驱动C(OTCFUND|008920)$
最后还是要提醒大家: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基金投资不保证本金不受损失,也不保证一定盈利。大家一定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理性选择。
#沪指跌破3900点关口! 如何应对?# #今年买基金赚了多少钱?# #低估补涨号启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