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基金调研团#近日,天天基金组织了一场线上调研活动,嘉宾是永赢基金权益投资部的联席总经理李文宾,会上分享了很多干货,尤其是对未来的判断上,他表示看好三大方向:AI产业链新供需矛盾关键节点、AI新产业趋势、行业拐点领域。
“2025年或许会有一个拾级而上的结构性行情。”永赢基金权益投资部联席总经理李文宾在2025年初做出这一判断。
近一年来,市场走势印证了他的观点,而李文宾管理的永赢科技驱动基金今年以来涨幅达52.79%,展现出他对科技产业趋势的把握能力。

作为一位偏成长型的基金经理,李文宾拥有实业、券商和公募的多重复合背景,擅长左侧捕捉市场主线。
早在2025年中的策略会上,李文宾表示,长期被低估的中国优质资产具有坚实的战略投资逻辑。
他认为,2025年中国高性能算力芯片和人工智能基础模型实现了 “0到1”的历史性突破,这标志着中国科技产业首次在人工智能这一核心科技革命领域大幅缩小与海外国家的差距。李文宾分析,中国AI企业正通过算法优化与架构创新实现弯道超车。
李文宾认为 2026 年投资机会集中在三方面:
1)AI 产业链新供需矛盾关键节点,例如存储设备(全球将进入存储产能扩张周期)、与美国电力能源缺口相关中国企业、国产算力产业链(新一代芯片)、存储等;
2)AI 新产业趋势,如高端光源、OCS、DCI、AI 应用落地(重点关注制造业与大模型结合);
3)行业拐点领域,如具身智能、6G、核聚变等。
在投资实践中,李文宾选择哑铃型投资策略:一头关注长期稳健经营类资产,另一端重点关注“以人工智能为核心的全球硬科技产业共振”。
对于稳健型资产,他总结了四个判断标准:
经营稳健,公司能够在未来3至5年之内,经营受全球贸易政策和国内宏观经济等因素影响较小;能够合理安排资本开支和管理负债,公司具有充足的自由现金流;注重股东回报和社会责任,有较好的分红;聚焦主业,不过度或随意外延拓展多产业链。
李文宾提醒投资者,尽管AI投资前景广阔,但仍需关注风险。
他认为AI投资尚未到泡沫破裂的时候,真正的风险信号应关注两大节点:一是AI技术发展进入平台期,二是美联储降息周期进入后半程。
他还提到,需关注两大不确定性因素:一是中国资本市场在短期内快速积累较大的上涨幅度,二是海外市场的经济下行对中国外需造成的影响。
这位勤奋的基金经理调侃自己“一直上高三”,很少休假,始终保持高强度工作状态。
在他眼中,那些能够将技术创新与商业价值完美结合的企业,必将为投资者带来丰厚的长期回报。
本文为个人观点,观点具有时效性,不作为投资建议,过往业绩不代表未来表现,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天天精华君 @天天话题君 @天天基金创作者中心
#4000点 该恐高?还是怕踏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