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人工智能重塑产业格局、科技革命加速演进的当下,如何精准把握赛道机遇,成为投资者实现资产增值的关键。永赢科技驱动混合基金,由资深基金经理李文宾掌舵,凭借对科技产业的深刻洞察与成熟的投资体系,在波动市场中锚定优质标的,为投资者打开分享科技成长红利的大门。
一、基金经理:19 年职业积淀,精准把握产业趋势
作为永赢基金权益投资部联席总经理,李文宾拥有 “4 年实业 + 5 年券商 + 10 年公募基金” 的复合型从业经历,8 年基金管理经验更是让他积累了丰富的市场应对能力。其投资理念极具辨识度:不将成长股简单等同于科技股,而是从 ROE 持续改善(涵盖收入、利润、利润率等核心指标)出发,挖掘真正具备长期成长潜力的标的;同时以动态均衡策略为核心,聚焦 “行稳致远” 的优质企业,既重视经营数据的持续性与确定性,也深入研究企业文化、战略执行等软实力。
过往投资中,李文宾多次精准踩中产业风口 ——2019 年聚焦半导体、2020 年布局新能源汽车、2021 年深耕光伏,2024 年 9 月接管永赢科技驱动混合后,更是将前十大重仓股集中于人工智能相关核心标的,用实际操作印证了其对产业趋势的敏锐判断。
二、业绩表现:长期跑赢基准,穿越市场周期
稳健的业绩是基金投资价值的核心体现。截至 2025 年 10 月 31 日,李文宾管理期间,永赢科技驱动混合 C 的业绩基准达 63.95%,在市场波动中展现出较强的盈利能力。回溯基金历史业绩,其长期表现同样亮眼:2020 年至 2024 年及 2025 年上半年,业绩多次跑赢基准,其中 2021 年以 32.37% 的业绩远超 3.23% 的基准表现,2025 年上半年也以 10.07% 的收益跑赢 3.40% 的基准,充分验证了基金在不同市场环境下的适应能力与收益获取能力。
三、投资方向:聚焦 AI 主线,布局两大核心赛道
永赢科技驱动混合的投资逻辑紧密贴合时代趋势,明确聚焦两大核心方向,精准捕捉科技产业的爆发机遇:
AI 产业链供需矛盾关键环节:当前全球已进入人工智能产业创新周期,AI 对生产生活的变革远超互联网与新能源。基金重点布局存储设备(全球即将进入存储产能扩张周期)、美国电力能源缺口相关企业(美国数据中心建设需求旺盛,电网配套存在缺口)、国产算力产业链(国内龙头芯片厂商已开始大规模配套终端客户构建生态),这些领域均处于供需紧张的黄金发展期。
AI 新趋势与产业拐点领域:除了成熟环节,基金还前瞻性布局 AIDC、储能、OCS 等 AI 应用落地场景,以及具身智能、6G、核聚变等有望在 2026 年实现 “0 到 1” 突破的赛道。这些领域既是 “十五五” 规划的重点方向,也是未来科技产业的新增长极。
四、运作优势:主动管理为核,严控风险稳收益
在投资运作层面,永赢科技驱动混合展现出鲜明的主动管理优势,为收益保驾护航:
拒绝短期轮动,锚定中期趋势:基金不做短期催化驱动的板块切换,而是基于产业技术演进调整持仓。例如参考光伏产业从 PERC 到 TOPCon 再到异质结的技术迭代逻辑,在科技板块内聚焦最可能实现突破的新技术、新方向,避免短期市场波动干扰长期布局。
动态仓位调整,平衡风险收益:基金虽以科技赛道为核心,但会根据产业风险收益比(结合产业发展阶段、供需矛盾、估值水平等基本面因素)调整仓位,而非跟随短期市场情绪操作,有效降低组合波动。
深耕中小盘机遇,挖掘成长黑马:针对前期 AI 领域大市值龙头面临的竞争压力,基金将目光投向中小盘股,聚焦 AI 及硬科技领域的 “卡脖子” 环节,筛选技术具备突破潜力、符合产业新趋势的中小市值公司,捕捉其快速成长的机遇。
五、短期调整:不改科技成长长期投资价值
当前科技股的短期调整,更多是年底资金高低切与 AI 主线内的结构切换,并未改变长期趋势。永赢科技驱动混合基金,既拥有基金经理 19 年从业经验的深厚积淀,又具备清晰的投资逻辑与精准的标的筛选能力,在 AI 主导的科技牛市中占据先发优势。对于风险承受能力为平衡型(C3)及以上、追求长期成长收益的投资者而言,这只基金既是锚定科技浪潮的 “导航仪”,也是分享产业升级红利的 “优质工具”。在科技重塑未来的进程中,永赢科技驱动混合有望以扎实的研究与灵活的操作,为投资者实现长期稳健的回报。
#天天基金调研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