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导体一季报业绩综述:收入同增环减,盈利能力同环比提高!
行情回顾&持仓分析:2025年初至4月30日半导体(申万)指数上涨4.87%,1Q25半导体重仓持股比例为12%
行情回顾:2025年年初至4月30日,半导体(申万)指数上涨4.87%,跑赢沪深300指数9.05pct,跑赢电子行业6.53pct。子行业中,数字芯片设计(+12.08%)、模拟芯片设计(+8.40%)涨跌幅居前,集成电路封测(-12.77%)、分立器件(-5.11%)涨跌幅居后。估值方面,截至4月30日半导体(申万)指数的PE(TTM)为89.19x,处于2019年以来的68.95%分位。
持仓分析:1Q25基金重仓持股中电子公司市值为4397亿元,持股比例为17.03%;半导体公司市值为3098亿元,持股比例为12.0%,环比提高0.6pct。相比于半导体流通市值占比4.65%超配了7.3pct。1Q25前二十大重仓股中,新增芯原股份取代沪硅产业,原重仓股中澜起科技、晶晨股份、韦尔股份、芯源微持股占流通股比例增幅居前,中科飞测、寒武纪-U、海光信息、中微公司持股占流通股比例降幅居前。
一季度财务数据分析:收入同增环减,盈利能力同环比提高
收入:1Q25半导体收入同比增长16.0%,增速环比下降3.6pct,环比减少12.6%。其中其中半导体设备(+33%)、集成电路封测(+24%)、集成电路制造(+23%)、数字芯片设计(+20%)同比增速较高,集成电路制造(-0.8%)、半导体材料(-4.3%)、数字芯片设计(-5.9%)环比增速较高。
归母净利润:1Q25半导体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35%,增幅环比提高57pct,环比增长55%。其中模拟芯片设计(+173%)、集成电路制造(+116%)、半导体材料(+40%)同比增幅较大,半导体材料(+897%)、模拟芯片设计(+140%)、分立器件(+134%)环比增幅较大。盈利能力:1Q25半导体毛利率26.3%,环比提高1.6pct,同比提高1.9pct,其中分立器件、半导体材料、半导体设备环比提高较多,集成电路制造、分立器件同比提高较多。净利率6.2%,环比提高2.8pct,同比提高1.7pct,其中分立器件、半导体材料环比提高较多,集成电路制造、模拟芯片设计同比提高较多。
营运能力:1Q25半导体存货周转天数为180天,环比提高22天;应收账款周转天数为67天,环比提高7天。
行业季度数据:1Q25全球半导体销售额同比增长18%,中芯国际、华虹半导体产能利用率同比提高
半导体销售额:1Q25全球半导体销售额为1677亿美元,同比增长18.8%,环比减少2.8%,连续六个季度同比增长。
半导体设备销售额:4Q24全球半导体设备销售额为336亿美元,同比增长19.7%,环比增长10.5%,同比增速较上季提高1.0pct。
半导体硅片出货面积:1Q25全球半导体硅片出货面积为29亿平方英寸,同比增长2.2%,环比减少9.0%,同比增速较上季下降4.0pct。产能利用率:1Q25中芯国际产能利用率为89.60%,环比提高4.1pct,同比提高8.8pct;华虹半导体产能利用率为102.70%,环比下降0.5pct,同比提高11.0pct。
投资策略:一季度盈利能力同环比提高,看好板块利润修复逻辑
全球和中国半导体销售额均已连续六个季度实现同比正增长,除AI带来的增量外,下游各行业去库周期已完成,其中工业库存周期靠后,处于去库完成后复苏的初期,TI1Q25营收在连续九个季度同比下降后首季同比转正,其表示工业呈现广泛复苏,所有终端客户库存均处于低位;中芯国际1Q25工业和汽车收入表现强劲,同比增长75.2%,环比增长22.7%。从A股半导体公司业绩来看,整体收入连续七个季度同比正增长,在统计的146家公司中,2024/2025年收入创季度新高的有58/21家;1Q25毛利率和净利率均同环比提高。我们认为,随着收入规模效应显现,半导体板块利润改善幅度将大于收入,看好板块利润修复逻辑,继续推荐细分领域龙头企业:澜起科技、翱捷科技、圣邦股份、纳芯微、思瑞浦、杰华特、韦尔股份、恒玄科技、乐鑫科技、兆易创新、江波龙、德明利、晶晨股份、扬杰科技等。在国际关系扰动下,在地化生产已是确定趋势,继续推荐生产链企业:中芯国际、华虹半导体、北方华创、中微公司、拓荆科技等。
风险提示:国产替代进程不及预期;下游需求不及预期;行业竞争加剧的风险;国际关系发生不利变化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