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看到交银基金和兴全基金最近也申报了ETF,有些小惊讶。
9月29日那天,交银基金上报了交银中证智选沪深港科技50ETF。
如果这只产品顺利落地,将是其时隔14年后推出的第3只ETF。
同一天,兴全基金申报了兴全沪深300质量ETF。
这是兴全基金首次涉足ETF。
这两家基金公司都是长期高度侧重主动管理的老牌头部基金公司,这会儿怎么心仪起ETF来了?
01
眼下, ETF已经增长到了一个难以忽视的体量,全市场ETF总规模达到5.62万亿元,占公募基金规模的16%。
类型上,现有的ETF主要是股票型、债券型、商品型、货币型、QDII型几大类。
其中,除了货币ETF不是指数策略之外,其他都是指数类产品,且绝大部分都是被动指数策略的指数产品。
同时,在所有ETF里,股票型ETF数量占比高达78.69%,资管规模占比达到65.99%,是绝对的主力。
在股票型ETF内部,产品也比较多样,比如有跟踪规模指数的华泰柏瑞沪深300ETF,有跟踪主题指数、行业指数的华夏国证半导体芯片ETF、易方达中证人工智能主题ETF、华夏中证机器人ETF、国泰中证全指证券公司ETF、汇添富中证主要消费ETF,有跟踪策略指数的华泰柏瑞红利低波ETF,有跟踪风格指数的富国中证价值ETF,等等。
不过总的来说,跟踪规模指数的ETF资管规模还是占优,像前面提到的华泰柏瑞沪深300ETF,规模就高达4237.07亿元,比大部分基金公司的公募资管总规模还大,是目前市场上资管规模最大的一只ETF。
02
在ETF领域,有的公司早已深耕多年。
目前规模最大的是华夏基金,其ETF规模高达8994.95亿元,紧追其后的易方达基金、华泰柏瑞基金的ETF规模分别达到8495.54亿元、5967.86亿元。
此外,南方基金、嘉实基金、广发基金、富国基金、国泰基金等10余家ETF规模也都超过1000亿元。
而像交银基金、兴全基金这样长期侧重于强调主动管理的大型基金公司,在这一领域反而没有太多建树。
03
近年来,ETF凭借其出色的工具属性和高效的二级市场交易机制,越来越受到投资者欢迎,尤其是机构资金大量涌入。
2024年全年,ETF总资产管理规模同比增长超过80%,其中股票型ETF几乎实现翻倍增长,增速远超基金市场整体水平。
今年前三季度,在高基数背景下,ETF总规模依然同比增长了约60%,股票型ETF规模同比增长也超过35%。
此番交银基金、兴全基金加入竞争激烈的ETF战局,想必是因为看到ETF在拓展资管规模上的优质潜力动心了。
特别是,采用被动管理策略的ETF,管理难度明显低于主动管理型产品,这对于基金公司来说,ETF也是一笔比较有性价比的生意,尤其是在当前公募基金降费的大背景下。
04
对于小伙伴而言,ETF的核心价值同样在于其工具性。
它的投向清晰,风格明确且稳定,仓位通常接近满仓,业绩弹性强。
如果小伙伴想精准参与某个板块,ETF是一个很实用、很高效的策略落地抓手。
但是,ETF的优点同时也是它的缺点。
尤其是那些投向权益资产的ETF,一旦所跟踪的方向与市场行情背离,净值回撤可能会相当剧烈。有意参与其中的小伙伴,对此一定要充分的认识和心理准备。
另外,由于ETF是交易型产品,二级市场的流动性至关重要。
虽然市面上ETF产品众多,但不同产品的规模和成交活跃度差异很大。
在选择具体的ETF时,也要留意其二级市场流动性水平能否高效地支撑自身的交易规模哟。
$易方达沪深300ETF联接A(OTCFUND|110020)$
$易方达上证科创50联接A(OTCFUND|0116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