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6月24日,国际油价大幅下挫,布伦特原油期货与WTI原油期货结算价出现显著回调,带动油气板块整体回调。此次下跌并非单一因素所致,而是地缘政治、供需关系、政策干预及市场情绪等多重力量共同作用的结果(数据来源wind,截止6月24日)

一、地缘政治缓和:冲突预期降温,供应中断风险解除
中东局势的短期缓和成为油价暴跌的直接导火索。6月24日,美国总统特朗普宣布以色列与伊朗已达成全面停火协议,伊朗在报复性袭击中选择避开霍尔木兹海峡这一全球20%原油运输通道,转而攻击美军在卡塔尔的军事基地。此举缓解了市场对原油供应中断的恐慌,此前因伊朗可能封锁海峡而推高的油价出现快速回调。能源市场咨询公司Energy Aspects指出,伊朗的克制行动传递了避免全面冲突的信号,进一步削弱了地缘政治溢价对油价的支撑。
二、供需失衡加剧:OPEC+增产与需求疲软形成双重压力
从基本面看,全球原油市场正面临供应过剩与需求疲软的双重挤压。OPEC+自5月起日均增产41.1万桶,并计划在10月前完成总计220万桶/日的增产目标。与此同时,美国页岩油产量也在回升,截至7月2日的一周,美国活跃石油钻井平台数增加12座至640座,为30周以来首次增长。
需求端则持续承压。全球经济增长放缓、贸易摩擦升级以及中国新能源汽车普及导致的汽油消费权重下降,均抑制了原油需求预期。美国对等关税政策引发贸易摩擦升级,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速放缓,预计全球石油需求或减少。供需失衡下,国际原油市场库存持续累积,进一步压低油价。
三、政策干预与市场情绪:特朗普喊话压价,投资者获利了结
特朗普政府对油价的干预加剧了市场波动。6月24日,特朗普在社交媒体上呼吁“开采吧,现在就开采”,并强调“把油价压下来”。这一表态被市场解读为对美国能源部增产的直接施压,进一步强化了供应过剩预期。与此同时,投资者在油价高位获利了结,叠加美元走强导致以美元计价的原油相对贬值,加剧了油价下行压力。
四、市场分化:油气产业链各环节影响不一
油气板块的暴跌并非全行业普跌,而是呈现出明显的分化特征。石油开采企业直接受油价下跌冲击,收入与利润可能下滑,股价普遍下跌。而炼油企业及化工企业则因原油成本下降,盈利能力有望改善。此外,燃油成本占比较高的航空、航运和物流企业将因油价下跌直接降低成本,提升利润率。
五、未来展望:油价或延续下行趋势,行业面临重组压力
当前市场更关注供需基本面,若OPEC+增产持续且全球经济疲软,油价或延续下行趋势。低油价环境下,油气行业将面临新一轮重组。石油输出国普遍对上游投资进行缩减,一些难以维持经营的中小公司势必会面临倒闭的问题,而资产会被其他公司接受。对于我国而言,应利用低油价条件促进价格市场化发展,同时削弱其对新能源战略开拓的不利影响。
风险提示:部分个股讯息仅供参考,不作为任何投资建议或收益暗示。投资人应当认真阅读《基金合同》、《招募说明书》等基金法律文件,了解基金的风险收益特征,并根据自身的投资目的、投资期限、投资经验、资产状况等判断基金是否和投资人的风险承受能力相适应。基金的过往业绩并不预示其未来防御,基金管理人管理的其他基金的业绩并不构成基金业绩防御的保证。基金有风险,投资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