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基金调研团#
在AI驱动科技板块成为市场主线的2025年,科技创新的澎湃动力是主线。但是,随着行情的进展,也面临着行情波动带来的挑战。
天天基金调研了招商基金张林,作为拥有15年投研经验、10年公募投资管理经验的深耕科技赛道的基金经理,在天天基金调研中分享了比较独到的投资见解。
深耕科技赛道的“长跑健将”
张林的投研生涯始于2015年,历经多轮科技周期考验,逐步将能力圈聚焦于TMT和高端制造领域。他目前管理三支偏科技主题的权益基金,其中$招商科技创新混合C(OTCFUND|008656)$今年以来收益率四成多,成立以来业绩比较出色,彰显了其卓越的投资管理能力。

第一、系统的投资框架:产业趋势加持下的壁垒选择
张林的投资方法论建立在对科技产业规律的深刻理解之上,分为两个阶段不同对待:
基于产业生命周期的投资逻辑:投资重点放在产业的“导入期”和“加速期”两个关键阶段。
导入期注重“逻辑优先”,选择在关键技术环节具备卡位优势的公司;加速期则转向跟踪订单和基本面指标,关注行业格局确定的龙头企业。
因为基本面的关注点不同,确定程度不同,所以构建核心卫星投资组合。
平衡的组合构建艺术:核心配置聚焦三到四个高成长性行业,卫星配置则包括应对宏观波动的暂时性资产和潜在储备标的,既保持适当聚焦,又通过行业分散降低组合波动。
第二、前瞻的产业洞察:中国核心科技资产重估
张林对科技产业趋势的判断明确而坚定:
看好中国科技实力提升:经过长期积累,中国泛科技产业在技术、规模和成本等多个层面已取得长足进步,相对实力显著提升。
AI竞争进入新阶段:海外AI产业持续迭代的同时,以DeepSeek为代表的国产模型能力明显进步,与海外差距逐步收窄。张林特别指出,国内先进制程和半导体制造技术的突破将加速改变市场认知。
应用层处于早期阶段:国内外AI应用都尚在起步期,需要等待市场风险偏好提升或行业突破。张林更看好国产应用和算力领域,因其存在预期差且落地模式呈“小步快跑”特点,token调用量持续增长。
第三、面对科技股固有的高波动特性,所以需要应对波动的智慧,多维风险控制
张林形成了系统的风险控制体系:
通过配置多个景气行业,避免单一主题过度暴露
选股时严格关注竞争壁垒,包括技术能力、规模生产能力和管理能力。
保持投资视野的广度,关注“十五五”规划的量子计算、核聚变和人工智能等确定性方向。
第四、,2025年第四季度展望:平衡布局,关注突破
对于当前市场关心的四季度投资策略,张林建议保持“平衡”,关注国内外在模型层面和应用层面的突破。张林认为AI算力半导体等细分赛道景气度有望持续,虽然板块估值压力已释放,但短期波动仍在。
特别指出的几个关键观察指标:应用token调用量和AI收入情况。这些实际数据将是验证AI行情持续性的重要依据。
目前主要看好的科技行业是 AI 相关的,包括算力产业链,后面储备 AI+硬件融合,例
如 AI+端侧、AI+机器人和 AI+智驾等细分领域。四季度投资策略应保持平衡,关注国内外在模型层面和应用层面的突破。“十五五”规划中量子计算、核聚变和人工智能是确定的三个板块,值得关注。AI 中短期内硬件确定性更强,但长期看 AI 应用更有空间。
第五、构建投资组合的平衡激情与理性的智慧
$招商科技创新混合C(OTCFUND|008656)$第三季度末的组合中的持仓,中芯国际H、华虹半导体等等公司都是半导体中最核心的上市公司,还有北方华创、中微公司、阿里、腾讯等泛消费泛科技类型行业龙头上市公司,核心行业龙头和科技潜力佳的组合,能够攻守兼备。
张林的投资实践展示了一种在科技投资中平衡激情与理性的可能——既对技术创新保持敏锐,又对企业价值坚守底线。在科技强国战略深入实施、发展新质生产力成为共识的今天,这个投资框架为投资者提供了一条参与科技投资的可行路径。
对于普通投资者而言,科技投资固然伴随波动,但长期成长潜力同样可观。借助如张林这样经验丰富、框架清晰的专业基金经理的能力,或许是分享中国科技产业崛起红利的有效方式。在奔赴科技未来的长跑中,与智者同行,能让投资旅程更加从容、稳健且充满期待。
风险提示:基金投资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本文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