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基金调研团#
在AI算力爆发、半导体国产替代加速的科技浪潮中,太多基金追逐热点、频繁换手,而招商科技创新混合(008656)却像一株扎根产业的植物,在基金经理张林的打理下,以五年多的持续耕耘长出了自己的生长节奏。没有浮夸的业绩宣传,没有跟风的赛道炒作,这只规模3.29亿元的中风险混合基金,用近一年59.71%、近两年63.52%的业绩 ,证明了科技投资里"深耕比追逐更长久"的道理。
张林的投资底色,藏着一种难得的"人间清醒"。这位从业近六年、现任管理规模28.22亿元的基金经理,最让人印象深刻的不是精准踩中热点的运气,而是"从生活中来,到产业中去"的选股逻辑。就像他曾因家人对泡泡玛特产品的喜爱而关注这家企业,经深度调研后将其纳入重仓,这种贴近真实需求的观察视角,让人想起彼得林奇的投资哲学——好公司往往藏在日常可见的细节里。但这份感性观察背后,是严谨的理性框架,他始终坚持"行业为先,个股为主",先聚焦三至四个有潜力的细分领域深研,再从中筛选契合趋势的企业,拒绝盲目撒网。
翻开008656的持仓清单,能清晰看到这种逻辑的落地。截至2025年10月末,前十大重仓股覆盖中芯国际、华虹半导体等半导体龙头,也包含寒武纪、中科飞测等AI相关企业,还有腾讯控股、阿里巴巴-W等互联网科技巨头,合计占比集中而不拥挤,兼顾了产业深度与风险分散 。更值得留意的是持仓的估值优势——前十大重仓股平均PE(TTM)仅42.3倍,低于同类基金平均水平,而平均净利润增速却达38.7%,这种"低估值+高成长"的组合,正是张林"成长为核,估值为盾"理念的直接体现 。他曾明确表示,对于CPO这类估值过高的热门领域,即使成长性受追捧,也会因估值与业绩不匹配而选择回避,而2024年三季度他在CPO板块估值高位时及时撤退的操作,更印证了这份克制。
基金的业绩表现,是投资逻辑的最佳注脚。2025年以来,008656交出了今年来52.88%、近6月41.03%的成绩单,远超同期沪深300指数17.94%的今年来涨幅,成为科技主题基金中的佼佼者 。更难得的是业绩背后的抗风险能力:近一年在收益高出同类平均14.59个百分点的同时,最大回撤却低于同类4.52个百分点,夏普比率达1.87,远超行业平均的0.59 。2025年9月科技板块回调4.51%时,该基金仅回撤2.13%,这种"涨得多、跌得少"的表现,源于张林灵活的仓位调整——2024年四季度科技板块上涨时,股票占比提升至93.34%把握行情;2025年一季度板块回调时,股票占比降至82.17%预留防御空间,精准的择时让基金在波动中站稳脚跟 。
支撑这份业绩的,还有招商基金深厚的科技投研底蕴。15名产业专家与28名资深分析师组成的团队,覆盖AI、半导体、数字经济等全赛道,通过与中科院自动化所、中芯国际等机构的联合研究机制,能提前6-12个月捕捉技术突破信号 。团队自建的"科技产业数据库",实时跟踪1200余家企业的订单、产能与研发数据,为张林的选股提供了坚实支撑。而机构投资者的认可更具说服力——截至2025年6月末,基金机构持有份额占比达33.56%,远超同类21.4%的平均水平,且近三个季度机构增持比例持续提升,彰显了专业资金对其投资价值的认同 。更值得一提的是,张林本人持有超百万份基金份额,这种"与投资者利益绑定"的做法,在同类基金中占比不足15%,也让投资者多了一份放心 。
作为一只成立于2020年2月的基金,008656经历了科技行业的多轮周期波动,却始终保持着稳定的投资框架。张林在管理中形成了"算力-算法-应用"的三层选股逻辑:底层布局技术壁垒高的算力设备企业,如中科飞测、北方华创;中层关注具备场景落地能力的算法公司,如金蝶国际、中科创达;顶层筛选AI+消费或工业的应用龙头 。2025年三季度,他敏锐捕捉到人形机器人赛道的机会,新增绿的谐波等核心部件企业配置,成功踩中该板块520%的季度涨幅,展现了对产业趋势的精准预判 。而C类份额0.40%/年的销售服务费,低于同类0.60%的平均水平,且7天免赎回费的设计,也让中短期持有投资者获得了更优的费率体验 。
在当下追逐短期收益的市场环境中,张林和008656的存在,像是一股清流。他们不追求"一夜爆红"的热点炒作,而是专注于产业价值的深度挖掘;不迷信市场的情绪波动,而是坚守"趋势为友,价值为锚"的投资纪律。对于普通投资者而言,这只基金的吸引力不仅在于亮眼的业绩,更在于其可复制、可验证的投资逻辑——通过聚焦政策与产业双驱动的科技赛道,以合理估值买入优质成长股,再借助专业投研与灵活操作控制风险,最终实现长期稳健的收益。
展望未来,张林将重点关注泛AI领域的投资机会,尤其是推理端算力建设和行业应用落地带来的细分赛道机遇。随着国产AI崛起、算力基建加速,以及半导体国产替代的持续推进,科技板块仍有广阔的成长空间。而008656这只处于2-5亿元"黄金规模区间"的基金,既能灵活调整持仓捕捉中小盘成长机会,又能依托招商基金的投研实力把握行业龙头红利,有望在科技产业的持续生长中,为投资者带来长期价值回报。
投资科技,本质上是投资未来的可能性。张林和008656用五年多的实践证明,在喧嚣的市场中保持清醒,在产业的深耕中寻找价值,才能在科技浪潮中走得更稳、更远。对于那些认可科技长期发展趋势,追求"稳健成长+风险可控"的投资者来说,这只带着生活温度与专业深度的科技基金,或许是参与科技红利的优质选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