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基金调研团#
如果说2025年的A股市场是一场盛大的派对,那么科技板块无疑是全场最耀眼的明星。回顾这一年,科技的热浪一波接一波,从未停歇。还记得一季度吗?大家还在讨论特斯拉的擎天柱机器人,紧接着二季度派对的主角换成了创新药,到了三季度舞台的聚光灯又打在了人工智能的CPO、PCB“卖铲人”身上成了市场最靓的仔。从机器人到医药,再到AI硬件,科技创新就像一根无形的线,串联起了整个市场的反弹主线。进入十月特别是上一周,人工智能题材遭遇了一场大跳水,市场的分歧一下子加大了。据Choice统计,截至9月30日全市场科创主题类主动基金近1年平均净值增长率达到61.12%,面对如此巨大的阶段涨幅后出现的这次回撤,究竟是主力在倒车接人的机会还是科技盛宴进入终结时?本次调研天天基金特意邀请到了招商科技创新混合C的张林经理,为大家解答科技投资的奥秘,说不定能给家人们带来更深度的理解!

先给宝子们介绍嘉宾:张林先生,硕士。2010年7月加入国泰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任助理研究员;2011年11月加入万家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任研究员、助理基金经理;2015年6月加入招商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从2015年开始管理基金,逐步聚焦TMT领域,包括模组硬件、芯片设计、半导体设备制造等。2020年开始投资范围覆盖港股,开始拓展港股互联网、硬件科技以及医药等投资范围。2020年2月起任招商科技创新混合C的基金经理,任职回报74.13%(同类平均:48.43%),现在基金资产规模有31.52亿(6只基金)。(截至2025-10-31 数据来源:天天基金)

一、为什么今年科技会这么火?政策与资金的共舞
要理解现在的下跌,得先搞明白它之前为什么涨得那么猛。这背后有两个核心驱动力:政策支持和资金追捧。
1. 政策的支持:国家战略的指向标
近年来,我们经常听到一个词:新质生产力。这个词听起来很官方,但说白了,就是国家希望未来的经济增长,不再依赖传统的房地产、老工业,而是要靠科技创新,比如人工智能、生物技术、高端制造这些高科技、高效率的产业。为了支持这些科技创新,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政策,给资金、给场地、给人才。这种自上而下的支持,给资本市场传递了一个非常强烈的信号:投资科技,就是投资国家的未来。 所以资金愿意涌入这个方向,长期逻辑非常坚实。

2. 资金追捧:市场里的热钱在找出口
有了政策的支持,还需要资金来赋能。在当前的经济环境下,很多传统行业的增长遇到了瓶颈,市场上的大量资金都在寻找新的、有高增长潜力的投资方向。科技板块,尤其是AI、机器人这些,故事讲得动听,未来想象空间巨大,自然就成了热钱的最佳去处。资金像潮水一样涌入,不断推高估值。这就形成了一个循环:政策利好 -> 资金涌入 -> 估值上涨 -> 吸引更多资金涌入。在这个过程中,还伴随着板块轮动,资金在不同的科技子行业之间来回流转,使得整个科技板块在一年内都保持着很高的热度。
二、十月回撤,是倒车接人还是盛宴终结?
这次科技板块的回撤,我认为最直接的原因有两个:获利了结和估值恐高。
1. 获利了结:赚够了就想走
据Choice统计,截至9月30日全市场科创主题类主动基金近1年平均净值增长率达到61.12%,对于很多在早期就布局的机构资金和聪明钱来说,他们已经赚得盆满钵满了。当估值涨到一定程度,市场出现一些风吹草动时,他们最理性的选择就是落袋为安,把账面上的浮盈变成实实在在的利润。他们的卖出,就像在多米诺骨牌里推倒了第一块。一旦有大的资金开始卖出,整个科技板块就会下跌,这又会引发更多人的恐慌,导致更多人跟着卖出,从而形成连锁反应。这就是我们看到的大跳水。

2. 估值恐高:太贵了,下不去手
估值把它翻译成大白话就是“这家公司现在值多少钱?”。在股价连续大涨后,很多科技公司的估值已经非常高了,高到甚至透支了未来好几年的成长预期。这就好比一个苹果,本来值10块钱,但因为大家都在抢,被炒到了50块。这时候,虽然苹果还是那个苹果,但价格已经严重偏离了它的价值。理性的投资者就会想“太贵了,我还是等等看吧。” 当市场上“等等看”的人越来越多,买盘力量就减弱了,股价自然就撑不住了。

面对当前市场的分歧,张林经理在最近的调研中分享了他的看法,也让我们看到了机构方向的逻辑:AI产业是未来的投资主线之一,海外AI产业仍在持续迭代,过去两年国产模型也进步明显,尤其是以DeepSeek为代表,国内模型与海外差距逐步收窄,行情可能出现拐点。应用层方面,国内外都处于较早阶段,需等待市场风险偏好提升或行业发展突破。国产应用和算力存在预期差,模型能力、高端芯片制造能力等都在显著提升,从应用范围来看,国内是小步快跑,token调用也在持续增长。目前板块估值压力释放,主要是市场担忧应用层面收入能否覆盖资本支出,以及AI应用收入能否达到预期。可关注应用 token 调用量和 AI 收入情况。政策对人工智能制造的支持带来投资机会,包括芯片端、应用端和 fab 厂扩产端等。
三、科技的波动是常态,从“贝塔”到“阿尔法”的转变
我们必须认识到一个核心转变:科技投资的逻辑,正在从“贝塔”时代,转向“阿尔法”时代。
贝塔是什么? 简单说,就是随大流。在贝塔行情里,你不需要懂太多,只要买的是科技板块,哪怕随便买一只相关的股票或基金,大概率都能赚钱,因为整个板块都在涨。
阿尔法是什么? 简单说,就是选股能力。在阿尔法行情里,整个板块可能不涨,甚至下跌,但真正优秀的公司依然能涨。这时候,考验的就是你能不能从一堆公司里,挑出那个三好学生。

经过这次回撤,普涨的贝塔行情大概率是暂时告一段落了。未来的市场,将会出现严重的分化。那些只会讲故事、没有核心技术、业绩无法兑现的公司,可能会跌回原形,甚至一蹶不振。而那些真正有技术壁垒、有订单、有利润的硬核科技公司,则会在这轮洗牌后脱颖而出,开启新的上涨征程。倒车接人是肯定的,但它接的不是所有人,而是那些能找到正确座位的人。 行情没有终结,只是玩法变了。以前是买什么都能赚,现在是买对了才能赚。
张林经理拥有 15 年投研经验,其中 10 年公募投资管理经验,研究和投资主要集中在 TMT 和高端制造等领域,目前主要看好的科技行业是 AI 相关的,包括算力产业链,后面储备 AI+硬件融合,例如AI+端侧、AI+机器人和AI+智驾等细分领域。四季度投资策略应保持平衡,关注国内外在模型层面和应用层面的突破。“十五五”规划中量子计算、核聚变和人工智能是确定的三个板块,值得关注。AI 中短期内硬件确定性更强,但长期看 AI 应用更有空间。

四、四季度科技怎么投?招商科技创新混合C的思路看看?
对于咱们理财小白来说,最头疼的就是选股。我们既没有时间去研究上千家公司的财报,也没有专业知识去判断谁的技术更牛。这时候,我们就需要一个专业司机:招商科技创新混合C,无论是抄作业,还是直接投,都能帮你找到那个正确的位置:

1、基金经理靠谱:
他是一位在科技投资领域深耕多年的老将,对TMT、半导体、新能源等硬科技领域有非常深刻的理解。他的投资风格属于阿尔法策略:自下而上,精选个股。他不是简单地看好AI概念就买入所有AI相关的股票,而是会去深入研究:哪家公司的芯片算力最强?哪家公司的光模块能拿到最多的订单?哪家公司的软件算法最领先?他会挖掘那些真正有硬核实力的冠军企业。这种精挑细选的能力,在当前阿尔法时代,显得尤为重要。

2、组合管理控波动:
张林经理选择具有景气周期的行业,避免单一主题投资。招商科技创新混合选股策略分为选行业和选个股两部分,选行业时要关注具有爆发式空间和技术的行业,选个股时要关注竞争壁垒,如技术能力、规模生产能力和管理能力等。

3、业绩表现非常稳
招商科技创新混合C的持仓呈现出一个非常健康的特点:均衡布局。既有能进球的前锋(AI算力),也有稳固的后卫(半导体制造),还有中场的组织者(软件服务)。这使得基金既能抓住市场热点,又不会把所有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攻守兼备,抗风险能力更强,业绩表现非常优秀:近一年阶段涨幅59.71%(同类排名369|4442),今年以来阶段涨幅52.88%(同类排名672|4509),近6个月阶段涨幅41.03%(同类排名944|4629),近3个月阶段涨幅30.55%(同类排名589|4797)。 (截至2025-10-31 数据来源:天天基金)

个人总结:
通过本次调研,我认为2025年的科技行情是一场由政策驱动、资金助推的宏大叙事。它让我们看到了科技创新的巨大魅力。而十月的回调,则是这场叙事中一个必要的暂停键,它挤出了泡沫,教育了投资者,更重要的是,它开启了投资逻辑的切换:从躺赢的贝塔时代,进入了精选的阿尔法时代。在这个新时代,盲目追热点、听消息的投资方式将越来越危险。真正的机会,属于那些能够识别出真正有价值的科技公司的投资者。

对于大多数没有时间和精力做深度研究的理财小白来说,招商科技创新混合C提供了一个完美的解决方案。它由经验丰富的基金经理掌舵,有明确的方向目标,风险控制水平也很强。选择它,不是因为你预测明天科技会大涨,而是因为你认同一个朴素的道理:在一条充满不确定性的赛道上,把专业的事交给专业的人,是普通人最稳妥的制胜之道。投资是一场认知的变现,本身就是一种认知的升级。而做出配置招商科技创新混合C的决定,正是这种认知升级的最终体现。让我们保持耐心,共同分享中国科技创新的长期红利。
#11月基金投资策略#
$招商移动互联网产业股票基金A(OTCFUND|001404)$
$招商科技动力3个月滚动持有股票A(OTCFUND|009601)$
$招商科技动力3个月滚动持有股票C(OTCFUND|009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