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基金调研团#
上周用 AI 工具改 PPT,半小时搞定了以前一下午的活儿;周末帮妈妈调试智能血压仪,数据自动同步到手机 APP 的瞬间,突然觉得 “科技创新” 不是财经新闻里的抽象名词,是真真切切落在我们指尖的变化。
作为一个踩过理财误区、靠工资攒家底的普通上班族,我一直坚信科技是普通人能抓住的长期机会,所以当看到天天基金调研团邀请招商基金的张林经理聊科技投资时,立刻报了名。10 月 23 日的线上会议没让人失望,整理了些心里话,和大家慢慢说。

调研会里张林经理的一句话让我印象很深:“别盯着短期 K 线慌神,看看你身边的科技产品,就知道行业往哪走。” 这话点醒了我。
我堂弟在电子厂做质检员,他说今年车间里的机器人比去年多了三成,以前需要三个人盯的流水线,现在一个人加台机器就够;表姐是护士,她们科室新上的 AI 诊断仪,读片准确率比老专家还快 20%。这些日常细节,其实都是科技产业增长的信号。

可能有人觉得科技投资离自己远,其实不然。
你买的折叠屏手机,依赖柔性屏技术突破;孩子用的学习平板,背后是 AI 算法优化;家里老人的常用药,很多是创新药研发的成果。
这些领域的进步,最终都会反映在市场表现上。Choice 数据显示,截至 9 月 30 日,全市场科创主题主动基金近 1 年平均涨了 61.12%,近 3 年也有 40.87% 的收益。花旗最新报告更提到,2023-2029 年全球 AI 相关资本开支年均增速能达 56%,AMD 这类企业的 AI 相关营收三季度环比就激增 87%,这不是概念炒作,是真金白银的需求支撑。
当然,波动也是真的。9 月下旬科技板块跌得不少,我持仓的几只科技基金也跟着回撤,当时确实有点慌。但张林经理解释说,这轮调整主要是短期情绪和外部环境搅局,就像手机系统升级总会卡一下,不影响整体功能。10 月的数据也印证了这点 —— 整个 10 月 A 股科技板块资金净流入超 200 亿元,北向资金一直在悄悄加仓,市场用真金白银投了信任票。

听完会议,我把重点关注的几只科技基金又筛了一遍,其中$招商科技创新混合C(OTCFUND|008656)$让我格外留意,不是因为宣传花哨,而是它的逻辑和我对生活的观察能对上。
从基本面看,这只基金的 “根” 很稳。基金经理张林从 2020 年就开始管理它,任职期内收益达 80.4%,比很多同类基金更懂科技赛道的脾性。
它的持仓不追短期热点,而是聚焦半导体、AI、创新药这些硬主线,刚好契合花旗报告里提到的 AI 算力、数据中心等高增长领域。
截至 10 月 27 日,这只基金今年以来收益 52.88%,近一年涨了59.71%,在4442只同类基金里排 369 名,能长期跑赢平均水平,说明选股和择时都有真功夫。

资金面更是给了我信心。10 月科技板块的资金热度不用多说,这只基金的规模也稳中有升,三季度末比二季度增长了 15%,机构和散户都在往里进。资金是市场的 “活水”,愿意往这里流,本身就说明对基金投资方向的认可。
技术面来看,经过 9 月的调整,它的净值在 10 月已经企稳回升,10 月 27 日单日就涨了 3.25%,就像张林经理说的 “调整消化了估值”,现在处于相对合理的布局位置,对想长期持有的普通人很友好。
作为普通投资者,我不迷信 “爆款”,也不追短期涨幅,更看重基金背后的逻辑和生活的呼应。招商科技创新混合 C 让我看好的,是它踩准了科技改变生活的大方向,又有扎实的业绩和风险控制做支撑。
当然,投资没有稳赚不赔,短期波动还是会有,但就像我们从功能机换到智能机一样,科技前进的脚步不会停。
这次调研会最大的收获,是明白投资不是猜密码,而是看懂生活里的趋势。如果你也用着 AI 工具、为国产科技进步点赞,或者对这只基金有不同看法,都欢迎在评论区聊聊 —— 你更看好科技的哪个方向?买基金时最看重收益还是稳定性?咱们一起交流,少走点弯路。

#能源金属概念狂飙!锂电大周期来了?##AI应用类股票大涨:短剧概念逆势走强##美联储再次降息!12月降息与否难料##科技热点摊开业啦##11月基金投资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