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天天基金调研团#组织了一场线上交流活动,嘉宾是招商科技创新的基金经理张林,分享了他的投资策略对人工智能领域长中短期的观点。

首先说下,张林的投资策略。他在科技投资中强调“行业为先、个股为主”,主要配置三到四个高成长性行业。他的选股核心是技术能力和技术壁垒,并会从“逻辑优先”转向“订单跟踪”,即在产业加速期关注行业格局明确、订单可见度高的公司。
张林对AI投资的最新观点,他认为AI是未来三到五年的核心投资主线,中短期内硬件确定性更强,长期则更看好AI应用的空间。这个观点正好与用户的问题相呼应。同时也提到他布局国产AI算力产业链,包括GPU等硬件厂商,并配置了智驾等AI应用领域。
看了三季报的持仓,张林的观点与市场整体趋势相符。

2025年第三季度的数据显示,主动管理的公募基金正在大幅加仓TMT产业链,特别是在电子、通信等AI硬件领域,这在一定程度上印证了硬件在中短期的确定性获得了机构投资者的共识。
关于张林看好的具体细分方向,主要配置AI算力产业链、半导体设备、国产模型与应用、以及AI+硬件融合等方向。则详细介绍了他在算力、算法、应用三个环节的具体布局思路。
对于张林的投资风格和逻辑,他注重产业趋势,选择有壁垒的公司,投资风格偏中盘成长,善于在产业趋势加速期捕捉订单明确、格局清晰的标的。中张林提到对科技股的选股核心标准是技术能力和技术壁垒。
如果你偏好业绩能见度高、需求相对稳定的投资,可以重点关注AI算力、半导体设备等硬件方向。
如果你追求更高的成长潜力,并能承受相应的时间等待和不确定性,那么AI模型以及“AI+”在各行业的应用(如智驾、机器人)则值得长期关注
总的来说,张林为投资AI赛道提供了一个清晰的框架:“短期看硬件,长期看应用”。
本文为个人观点,观点具有时效性,不作为投资建议,过往业绩不代表未来表现,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