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访问:
发表于 2025-10-29 14:35:34 天天基金网页版 发布于 江西
与智者同行,共赴科技浪潮——招商基金张林调研实录与科技投资展望

#天天基金调研团#

2025年的科技板块在AI驱动下无疑是最牵动人心的板块,从年初人形机器人概念的蓬勃兴起,到二季度创新药行业的强势接棒,再到三季度半导体芯片板块的反复活跃,科技创新的主线清晰而有力,成为驱动市场信心回升与结构性行情演绎的核心引擎。尽管近期,受市场情绪、技术调整与外部短期扰动等因素共同影响,板块呈现显著波动,但市场普遍认为,这并未改变其长期向好的内在趋势。背后驱动力的“需求稳增长”与“供给反内卷”的产业叙事,正预示着新一轮科技周期改善的曙光。

在机遇与挑战并存的关键时点,天天基金调研团精心策划并成功举办了本次线上调研活动,特邀招商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的资深基金经理张林先生,为广大投资者拨开迷雾,深度解析科技投资的奥秘。

张林经理拥有长达15年的深厚投研经验,其中10年深耕公募基金投资管理,其研究和投资重心始终聚焦于TMT(科技、媒体、通信)和高端制造等泛科技领域,对科技产业变迁有着深刻独到的理解。他所管理的$招商科技创新混合C(OTCFUND|008656)$,正是其投资理念的杰出载体。该基金今年以来收益率高达+61.17%,自2020年成立以来年化收益达+11.31%,长期业绩表现优异,是投资者布局科技赛道的一只明星产品。

本次调研旨在通过与管理人的直接对话,帮助投资者更深入地理解这只基金的运作脉络、张林经理的投资哲学,以及他对未来科技浪潮的前瞻性判断。

一、基金测评:卓越业绩印证“科技擒牛手”实力

在投资的世界里,业绩是检验投资理念有效性的最直观标尺。招商科技创新混合C(OTCFUND|008656)自2020年2月12日成立以来,历经市场多轮牛熊转换与风格切换,始终坚守科技主线,为持有人创造了显著的超额回报。截至2025年三季度末的数据显示,其A类份额自成立以来总回报率达到90.24%,大幅超越其业绩比较基准(中证中国战略新兴产业成份指数收益率70%+中证全债指数收益率20%+恒生综合指数收益率*10%)的33.31%,超额收益接近57个百分点。尤为值得关注的是,在波动较大的科技领域,该基金能取得成立以来年化超过11%的回报,实属难能可贵。 

分解其年度表现,我们可以更清晰地看到基金经理在不同市场环境下的驾驭能力。例如,在2024年,基金A类份额取得了15.28%的正回报,同样跑赢了同期业绩基准。截止发文,今年以来的突出表现(+61.17%),更是精准地捕捉到了AI引领的科技股行情,充分证明了张林经理在前瞻性布局和选股方面的深厚功力。这种“熊市能守、牛市能攻”的特性,正是一只优秀主动管理型基金的核心价值所在。

深入探究其业绩归因,这与张林经理“产业趋势洞察+深度基本面研究”的核心方法论密不可分。本基金作为一只科技主题基金,其投资范围严格限定于高新技术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但张林并非进行简单的行业指数化配置,而是通过深入的产业链调研,致力于挖掘那些具备核心竞争力和长期成长空间的优质企业,尤其是处于产业“导入期”和“加速期”的公司。

他坚持做科技成长的“同路人”,意味着他愿意陪伴优秀企业共同成长,分享其由小到大、由弱到强的长期发展红利。这份亮眼的成绩单,正是其深度研究能力转化为卓越投资回报的生动体现,也为其在竞争激烈的科技投资领域树立了鲜明的标杆。

二、调研实录:深度剖析张林的投资框架与产业洞察

本次调研纪要为我们提供了一个难得的窗口,得以系统性地窥见张林经理成熟、严谨且富有远见的投资世界。他并非追逐市场短期热点的交易型选手,而是一位立足于产业趋势、专注于企业内在价值发现的成长股投资专家。

(一)投资理念与框架:基于产业生命周期的成长投资

张林经理的投资理念可以高度概括为“在产业趋势加持的背景下选择有壁垒的公司”。他的投资风格偏向于中盘成长,其框架是经典的成长股投资框架,但具有鲜明的产业视角。

他将关注焦点集中于产业的“导入期”和“加速期”这两个关键阶段。在产业导入期,技术或商业模式尚未完全成熟,市场存在不确定性,此时他更注重“逻辑优先”,重点投资那些在关键技术或核心环节具备卡位优势的公司,敢于在早期进行布局。

而当产业进入加速期,技术路径趋于明朗,市场需求开始爆发,行业格局逐渐清晰,他的投资重点则会转向那些能够凭借强大壁垒(技术、规模、客户等)确立领先地位的龙头公司,并紧密跟踪其订单、收入等基本面指标来验证趋势。张林经理明确指出,这两个阶段的投资难点和考量维度各不相同,需要基金经理具备不同的能力圈和判断力。

(二)组合构建策略:聚焦与广度的平衡艺术

在组合构建层面,张林经理的策略体现了高度的纪律性与灵活性。他将投资组合清晰地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是核心配置,通常聚焦于三到四个他最为看好、具备高成长性的行业,并进行重点布局,这部分是组合收益的主要来源。

第二部分是卫星配置,包括用于应对宏观波动的暂时性资产(具有一定的防御性或逆向布局性质)以及处于持续研究跟踪中的潜在储备标的。这种构建方式的关键在于,首先需要筛选出具备巨大潜力的行业赛道,然后在保持适当聚焦(以深入挖掘Alpha)的同时,维持一定的行业广度(以分散风险,降低组合波动)。

这反映了他对风险控制的深刻理解——并非通过频繁的仓位择时,而是通过严谨的行业选择与适度的分散来实现。

(三)当前产业趋势洞察:看好中国核心科技资产重估

基于其深厚的产业积累,张林经理对当前科技板块提出了极具前瞻性的判断。他明确指出,看好“中国核心科技资产的持续重估”。他认为,经过长期不懈的积累和投入,中国的泛科技产业在技术能力、产业规模和成本控制等多个维度都取得了长足进步,相对全球的竞争力显著提升。具体到当前最热门的AI领域,他判断AI竞争将进入新阶段,特别是国内在先进制程和半导体制造技术上的潜在突破,将加速改变市场对中国科技实力的认知。

他肯定AI产业是未来的核心投资主线之一,指出海外AI产业仍在快速迭代,而过去两年以DeepSeek为代表的国产模型能力进步明显,与海外领先模型的差距正在逐步收窄,这可能导致行情出现重要的拐点。

对于AI应用层,他保持了审慎乐观的态度,认为国内外都尚处于早期阶段,大规模商业化爆发需要等待市场风险偏好进一步提升或行业出现标志性突破。相对而言,他更看好国产应用和算力领域,原因有二:一是存在“预期差”,即国内在模型能力、高端芯片制造等方面的进步可能尚未被市场充分定价;二是从应用落地模式看,国内企业更倾向于“小步快跑”,实际的数据(如token调用量)也在持续增长,显示出坚实的应用基础。这些深刻的产业洞察,构成了他当前进行投资决策的底层逻辑。

三、问答环节:直面市场关切,详解投资策略

在问答环节,张林经理就投资者普遍关心的热点问题进行了坦诚、深入且富有洞见的解答,进一步展现了他的专业素养与务实风格。

问题一:关于四季度AI算力、半导体等细分赛道的景气度持续性、政策机会与估值压力。

张林经理对此给出了层次分明的分析。首先,他判断四季度AI算力与半导体等赛道的景气度有望持续。他认为,虽然板块经历波动,估值压力得到一定释放,但当前市场的主要担忧集中在AI应用的收入能否覆盖高昂的前期资本支出,以及最终的市场规模能否达到预期。他建议投资者密切关注实际的应用指标,如token调用量和各家公司的AI相关业务收入情况,作为验证行情持续性的关键依据。

其次,关于政策支持带来的投资机会,他指出了几个具体方向:芯片产业链(设计、制造、设备材料)、各类AI应用场景(如办公、教育、医疗等),以及因AI算力需求激增而带动的晶圆厂(Fab)扩产相关领域。

最后,他透露了一个重要判断:在AI算力产业链,预计约一年时间内,一些关键限制问题有望逐步得到解决。届时,那些当前国产化率较低、亟待突破的环节将迎来重大发展机遇。随着AI应用形成商业闭环,投资行情将向更广泛的“国产生产力产业链”纵深发展。他同时提醒,在整个投资过程中,必须对科技股固有的高估值和高波动特性保持清醒认识。

问题二:关于招商科技创新混合基金未来的布局重点与创新药企的投资考量。

张林经理明确表示,本基金未来将继续聚焦于AI相关的硬件和应用层面,这构成了核心投资主线。同时,他也会将投资视野拓展至与科技升级紧密相关的机械、汽车及汽车零部件等领域。特别值得注意的是,他明确表示会关注并可能纳入创新药企标的。

这体现了其“泛科技”的投资视角,将生物科技这一同样依赖前沿研发和创新的领域纳入能力圈,符合其基于产业趋势的投资逻辑。他认为,除了AI产业链上游的设备、芯片和直接的应用领域外,科技板块还有许多其他值得挖掘的细分机会。

问题三:关于如何控制波动、选股策略,以及对近期科技板块大幅回撤性质的判断。

这是一个涉及风险管理和市场判断的核心问题。张林经理的回应系统而全面:

•   控制波动:他首要强调的是通过组合构建来管理风险,即选择多个处于不同景气周期的行业进行配置,避免过度集中于单一主题,从而天然地降低组合波动率。

•   选股策略:他将其清晰地分为两步。第一步是选行业,关键在于识别那些具备爆发式增长潜力和技术驱动力的赛道。第二步是选个股,核心是审视公司的竞争壁垒,他特别看重技术能力、规模化生产能力以及管理团队的战略眼光和执行能力。

•   对近期回撤的看法:他表达了对AI行业的长期乐观态度。对于当下的调整,他更倾向于认为是“上涨途中的洗盘”。理由是AI产业的大趋势并未改变,短期的市场波动为投资者提供了更好的布局时机,但需要耐心等待应用层面实现关键突破来引爆下一轮行情。

问题四:关于科技板块的具体聚焦领域和最看好的细分行业。

张林经理的回答聚焦而清晰。他目前最主要看好的科技行业是AI及其相关领域。具体而言,包括算力产业链(这是当前确定性最高的部分),以及未来有望爆发的AI与硬件的融合领域,例如AI+终端设备(手机、PC等)、AI+机器人、AI+智能驾驶等。

针对四季度的投资策略,他建议保持“平衡”,既要关注国内在模型和应用层面的进步,也要跟踪全球范围内的技术突破。最后,他放眼更长远的“十五五”规划,明确指出量子计算、核聚变和人工智能是三个具有国家战略意义、确定性极高的板块,值得长期关注。他总结道,AI领域中短期内硬件端的确定性更强,但长期看,成功的AI应用将拥有更大的想象空间和市值潜力。

四、调研总结:坚定信心,与优秀管理人共赴科技投资新征程

通过此次对招商基金张林经理及其管理的招商科技创新混合基金的深度调研,我们得以穿透市场的短期噪音,更为清晰地认识到一位优秀科技股投资者的思考方式与行动纲领。张林经理以其长达15年积淀的产业洞见、系统化的投资框架、以及对“中国核心科技资产重估”这一时代主题的深刻把握,为我们勾勒出一幅波澜壮阔的科技投资图景。

在科技强国战略深入实施、发展新质生产力成为举国共识的今天,科技创新已不再是锦上添花的选项,而是驱动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引擎。这为科技投资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宏大舞台和历史性机遇。张林经理所倡导的“产业趋势投资”与“陪伴成长”的理念,恰恰是捕捉这一时代机遇的有效方法。他不仅在AI、半导体等前沿领域展现了精准的布局能力,其投资范围还灵活覆盖创新药、高端制造等泛科技领域,显示出强大的能力圈拓展性和组合管理的灵活性。

展望未来,从AI的狂飙突进到量子计算的悄然萌芽,从生物技术的革命性突破到低空经济的商业化落地,新一轮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的浪潮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和广度席卷而来。招商科技创新混合基金,在这位经验丰富、眼光独到的“舵手”驾驭下,无疑已经做好了准备,将继续在科技的星辰大海中乘风破浪,探寻那些能够代表中国未来核心竞争力的价值宝藏。

对于广大投资者而言,科技投资固然伴随着较高的波动性,但其长期成长潜力也最为可观。选择招商科技创新混合这样一只基金,意味着选择与一位深谙科技产业规律的“智者”同行,借助其专业能力,可以有效地规避个股风险,系统性地分享中国科技产业崛起的红利。我们长期看好中国科技领域的投资价值,并对张林经理继续为持有人创造优异回报充满信心。在奔赴科技未来的长跑中,与这样优秀的管理人相伴,无疑能让我们的投资旅程更加从容、稳健且充满期待。

$招商科技创新混合C(OTCFUND|008656)$ $招商科技创新混合A(OTCFUND|008655)$

@天天基金创作者中心 @天天精华君 @招商基金  

郑重声明:用户在基金吧/财富号/股吧等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作者: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登录 | 5秒注册 作者:,欢迎留言 退出发表新主题
温馨提示: 1.根据《证券法》规定,禁止编造、传播虚假信息或者误导性信息,扰乱证券市场;2.用户在本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东方财富社区管理规定》

扫一扫下载APP

扫一扫下载APP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34289898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021-54509966/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