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天天基金调研团#
最近参加了对科技主题基金经理张林的调研,他在交流中围绕科技板块分享了他的投资方法、市场观点与配置思路,今天就和大家伙一起分享下。
01资深老将
张林是一位投研经验丰富的资深基金经理了,他2010年7月加入国泰基金任助理研究员,2011年11月加入万家基金历任研究员、助理基金经理,2015年6月加入招商基金,次月即开启基金经理生涯,至今从事投资管理工作已10年。
目前,他在管的产品有3只,即招商移动互联产业股票、招商科技创新混合、招商科技动力3个月滚动持有股票,合计在管规模为31.52亿元。
根据他的介绍,招商移动互联产业股票是一只成立较早的主题型基金,主要聚焦TMT领域,而招商科技创新混合与招商科技动力3个月滚动持有股票则投资范围更广,不仅覆盖半导体、计算机、传媒等传统科技板块,也延伸至创新药、高端制造、新材料及精细化工等泛科技方向。
02鲜明成长
通过调研了解到,他的投资框架可概括为“在产业趋势加持下,选择有壁垒的优质公司”,风格则偏中盘成长。
他将成长投资划分为两个阶段:导入期和加速期。
导入期时,行业处于萌芽状态,技术路径未定,竞争格局分散,投资依赖逻辑推演和事件驱动,行情由想象力主导,考验对技术前景的判断和非共识机会的捕捉能力,但不确定性高。
进入加速期后,技术路线趋明,头部企业显现,格局逐步稳定,投资重心从“讲故事”转向“看业绩”。
他认为在加速期的投资关键是筛选收入增长明确、具备持续盈利能力的公司,但与此同时,仍然需要应对增速持续性、天花板高度及估值是否透支等问题。
而在当前,无论美股还是A股,AI及相关泛科技板块均出现明显回调,市场分歧加大,他认为这正是需要厘清主线的关键时刻。
03不依赖主题炒作
在具体投资过程中,他表示他的估值体系相对传统,不依赖主题炒作或筹码博弈。
对于成长中期行业,他主要采用PEG等动态指标评估,而对盈利稳定、护城河深厚的龙头,则更看重长期现金流折现价值。
组合构建上则采取“核心+卫星”策略,将约80%仓位集中于3-4个高景气赛道,剩余10%-20%配置周期类或阶段性有催化的方向,如化工、资源品等,以增强组合韧性。
04看好AI纵深发展
对于现阶段的科技投资,他认为中国科技产业已从战略被动转入战略相持阶段,尤其在半导体领域,产业链韧性已获验证,外部制裁影响减弱。
他很看好AI纵深发展,认为尽管短期回调,但AI算力景气度仍在,海外需求持续上行,国内大厂也在加大投入,波动主要是因为市场担忧资本开支可持续性以及应用端尚未爆发,但预计国产先进制程在2025年四季度至2026年上半年有机会取得突破,算力瓶颈届时有望缓解。
对于今年四季度与明年,张林表示重点看好四大方向:
一是AI算力基础设施,涵盖GPU、服务器、光模块等环节;
二是AI+端侧硬件,包括AI手机、AI耳机、AI眼镜等智能终端;
三是AI+机器人与智能驾驶,特别是激光雷达、传感器等上游产业链机会;
四是AI在工业领域的深度应用,如流程优化、预测性维护等场景。
在他看来,短期而言硬件进展更清晰、确定性更强,因此配置上更倾向于布局硬件端,但中长期更看好软件的弹性空间,尤其是能与硬件深度融合并形成闭环的应用场景。
整体策略上,张林坚持均衡配置,在聚焦AI核心赛道的同时,适度拓展至机器人、智能驾驶、创新药等泛科技领域。
他特别提到一点,当前科技行情需要时间消化估值并验证业绩,但随着明年基本面兑现,板块有望重拾升势,而长期来看,在国产替代与AI浪潮双重驱动下,中国科技企业正迎来历史性机遇,作为投资者,关键在于保持定力,穿越波动。
05期待
整场调研下来不难看出,长期深耕科技领域的张林对科技方向的未来很有信心,而以他所管产品的长期表现来看,在科技板块机会来临时,他往往也能较好地把握住相应的机会。
期待他未来在科技投资上继续创造出好的业绩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