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中国人工智能产业正步入高速发展的战略机遇期,展现出独特的路径优势和巨大的经济潜力,形成覆盖基础底座+模型框架+行业应用的完整产业体系。据统计,截至2025年8月,我国人工智能专利数量占全球总量的60%,连续多年保持全球第一。截至2025年9月,我国人工智能企业数量超5300家,全球占比高达15%。
数据来源:国务院新闻办、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
一、国产AI产业发展空间有多大?
近期,摩根士丹利(Morgan Stanley)发布报告称,中国正在走一条不同的AI发展道路,更侧重于应用落地、效率提升和产业转型,而非单纯依赖顶级硬件进行“算力竞赛”。

今年8月公布的《国务院关于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的意见》中也提到,到2027年,率先实现人工智能与6大重点领域广泛深度融合,新一代智能终端、智能体等应用普及率超70%,智能经济核心产业规模快速增长,人工智能在公共治理中的作用明显增强,人工智能开放合作体系不断完善。到2030年,我国人工智能全面赋能高质量发展,新一代智能终端、智能体等应用普及率超90%,智能经济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极,推动技术普惠和成果共享。到2035年,我国全面步入智能经济和智能社会发展新阶段,为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提供有力支撑。
二、 国产AI产业进展如何?
基金经理张林管理的招商科技创新混合是一只科技主题基金,他以“产业趋势洞察+深度基本面研究”为核心,长期耕耘泛科技领域,坚持做科技成长的“同路人”。通过紧密跟踪和对比国内外人工智能产业发展,张林对后期国产AI的发展非常有信心。本轮行情的核心驱动力源自产业内的实质性突破,无论是底层的半导体设计和制造能力,还是应用侧的大模型和垂类应用,国产AI产业正孕育着预期修复机遇。
1. 模型层面:追赶和错位的发展路径
虽然市场存在“海外领先”的观点,但随着国内模型加快追赶、工程优化能力持续提升,国内厂商迎来关键发展窗口。预计今年四季度至明年上半年,多家头部企业有望发布新一代大模型,市场对国产模型“能力落后”的认知有望修正。
2. 算力层面:把握两大核心突破路径
作为AI基建的核心,国产化进程正进入关键窗口期。两条突破路径将落地:
一是国内芯片的算力和互联能力持续提升;二是模型厂商开始对国产芯片适配,如DeepSeek已在大模型层面对接头部芯片,在现有算力基础上提升了国产芯片能力。
3. 先进制程和设备:产能落地加速
国产半导体设备和先进制程工艺进展稳步推进,未来产能有望匹配庞大需求。
三、为什么选择招商科技创新混合?
从招商科技创新混合基金2025年中报的持仓可以看到,基金经理张林配置的几个主要方向是:国产人工算力产业链,硬件层面例如GPU和其他定制ASIC厂商等,同时还配置了智驾等AI应用领域。从招商科技创新混合基金的长期业绩表现,我们也可以验证到基金经理张林投资框架的有效性。
1. 多阶段超额收益亮眼

2. 拥抱以国内产业链为主的泛AI领域
过往四个季度前三大重仓行业分布及占比

数据来源:基金定期报告,截至2025.6.30,行业采用申万一级行业分类,以上仅为对基金持仓行业分布的列示,不构成对上述行业的推荐。基金有风险,投资须谨慎。
四、展望未来
基于对宏观经济与产业趋势的判断,我们对2025年及中长期市场持乐观态度。宏观层面,积极政策对经济的支撑作用将逐步显现,我国产业竞争力的提升将增强市场韧性;产业层面,新一轮科技革命已全面展开,尤其是海外在AI应用以及大模型端都出现了显著的进步,从而带动了对上游算力基础设施的需求。国内AI产业的进展虽然落后于海外,但是在算力、模型和应用功能侧已出现了进展,市场对此边际变化也积极定价。
从更长的维度来看,看好AI产业的中长期发展前景。对于国内产业来说,AI对产业各个环节的影响才逐步开始,从底层的半导体设计和制造能力,再到模型以及应用对各行业的改造,目前都处在巨变的前夜。

$招商移动互联网产业股票基金A(OTCFUND|001404)$
$招商移动互联网产业股票基金C(OTCFUND|015773)$
$招商科技动力3个月滚动持有股票A(OTCFUND|009601)$
$招商科技动力3个月滚动持有股票C(OTCFUND|009602)$
$招商中证白酒指数(LOF)C(OTCFUND|012414)$
$招商国证生物医药指数(LOF)C(OTCFUND|012417)$
$招商中证半导体产业ETF发起式联接C(OTCFUND|020465)$
$招商中证电池主题ETF联接C(OTCFUND|016020)$
$招商中证机器人ETF发起联接C(OTCFUND|020482)$
#存储芯片掀涨价潮!行业迎超级周期##机器人新催化?马斯克构建“世界模型”##半导体设备股狂飙 推动因素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