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AI崛起时# $招商科技创新混合A$

国产AI崛起时:招商科技创新混合A的产业红利捕捉之道
当阿里巴巴通义千问3.0进军C端与ChatGPT正面抗衡,华为云盘古视觉大模型在智能驾驶领域实现精准落地,中科院紫东太初3.0构建全模态智能办公系统,国产AI已从技术追赶到形成"技术成熟化、应用场景化、生态开放化"的独特发展格局。这场席卷全产业链的科技革命,不仅重塑着产业形态,更催生了巨大的投资机遇。招商科技创新混合A(008655)凭借对产业趋势的精准洞察与全链条布局,成为投资者分享国产AI崛起红利的优质工具,其投资逻辑与业绩表现,恰恰印证了科技投资"长期主义"与"专业筛选"的核心价值。
国产AI的崛起已不是单点突破的偶然,而是政策、技术、市场三重驱动下的必然。政策层面,"人工智能+"行动明确2027年智能终端普及率超70%的目标,为产业发展划定清晰路径;技术层面,国产大模型与海外差距缩短至不足三个月,DeepSeek R1开源模型实现性能超越,寒武纪思元590芯片突破"卡脖子"难题,多模态融合与开源生态建设成效显著;市场层面,AI核心产业规模突破6000亿元,生成式AI用户渗透率达16.4%,从B端的工业质检、医疗诊断到C端的办公协同、个性化服务,形成了覆盖千行百业的应用场景闭环。这种"政策托底、技术攻坚、市场买单"的良性循环,让国产AI摆脱了依赖概念炒作的阶段,进入规模化商业化的黄金发展期。
面对这场科技浪潮,招商科技创新混合A构建了贴合产业演进的投资框架,展现出"精准猎手"的特质。基金经理张林提出"短期看硬件,长期看应用"的布局思路,形成了"算力-算法-应用"的全链条配置。在底层算力端,重仓中芯国际、华虹半导体等半导体龙头,捕捉芯片国产化替代机遇;布局中际旭创、工业富联等企业,受益于800G光模块、AI服务器的高景气需求。在中层算法端,通过配置阿里巴巴-W、腾讯控股等标的,覆盖多模态大模型与开源生态建设红利,同时纳入科大讯飞等企业,把握垂直领域算法商业化成果。在顶层应用端,聚焦"AI+工业""AI+医疗""AI+消费"等赛道,挖掘因赛集团、天准科技等标的的场景落地价值。这种三层选股框架,既抓住了当前算力基建的确定性机会,又布局了应用爆发期的成长潜力,实现了风险与收益的平衡。
优异的业绩表现是基金投资逻辑有效性的最佳佐证。尽管2025年科技板块经历阶段性调整,该基金近一年复权单位净值增长率仍高达87.36%,大幅跑赢同类平均水平,截至上半年末实现利润超3500万元 。在风险控制方面,基金采用"行业分散、个股集中"策略,单一行业集中度不超过25%,通过港股配置与动态调仓平滑波动,当10月科技板块回调4.51%时,基金回撤仅2.13%,抗跌性显著优于同类产品 。这种穿越周期的韧性,源自基金经理15年投研经验积累的产业洞察力,以及"ROE连续三年>15%、自由现金流/净利润>80%"的量化筛选标准,有效规避了概念炒作标的,聚焦真正具备技术壁垒与盈利能力的优质企业。
当然,AI赛道的投资并非毫无风险,估值波动、技术迭代、供应链扰动等挑战仍客观存在 。但对于着眼长期的投资者而言,当前板块调整正是优质标的价值凸显的窗口期。招商科技创新混合A的投资实践,本质上是与中国科技产业共成长的长期主义选择——它不追逐短期热点,而是深耕产业基本面,在算力国产化、算法场景化、应用规模化的趋势中寻找确定性机会。随着新质生产力加速崛起,AI赋能百业的深度与广度将持续拓展,国产AI从"并跑"到"领跑"的过程中,必将涌现更多优质企业。
国产AI的崛起,是中国科技产业转型升级的缩影;而招商科技创新混合A的布局,是专业资本把握时代机遇的典范。在这场重塑经济格局的科技革命中,对于能够承受短期波动、认可科技长期价值的投资者来说,这只基金无疑提供了一个高效的工具,让普通人也能参与到智能经济的发展红利中。当技术突破转化为产业动能,当专业投资穿越市场周期,国产AI的黄金时代,终将为坚定的长期主义者带来丰厚回报。@招商基金


#晒收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