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AI崛起时# 当人工智能从实验室走向产业一线,大模型应用渗透各行各业,新质生产力成为经济增长核心引擎,科技主题基金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招商科技创新混合A$ (代码008655)作为聚焦硬科技赛道的代表性产品,在AI产业爆发与政策红利释放的双重驱动下,展现出鲜明的投资价值。本文将从业绩表现、持仓逻辑、管理能力及行业前景四大维度,解析这只基金的投资潜力。
从业绩表现来看,该基金长期收益稳健且弹性十足,充分把握了科技板块的成长红利。截至2025年11月22日,基金最新净值1.6741,成立以来累计收益达67.41%,今年以来收益41.44%,近一年涨幅更是高达47.21%,在同类8129只基金中排名第497位,处于前6%的优秀梯队。短期虽有波动,11月21日单日下跌4.35%,近一个月收益-7.87%,但这正是科技类基金高景气与高波动并存的特性体现。拉长周期看,近6个月26.39%、近3个月8.90%的涨幅,印证了其在AI行情中的赚钱效应,尤其在2024年四季度,单季度净值涨幅达13.03%,彰显了对行业趋势的精准把握 。
持仓结构上,该基金深度贴合AI产业链与新质生产力方向,形成了“硬核科技+政策红利”的双重布局。最新定期报告显示,前十大重仓股集中度48.01%,覆盖AI芯片、半导体设备、算力基础设施等核心赛道,其中寒武纪作为国产AI芯片龙头持仓占比4.96%,中芯国际、华虹半导体等半导体龙头合计持仓超17%,北方华创、中微公司等设备企业构成产业链支撑。同时,基金通过港股通布局阿里巴巴-W、腾讯控股等科技巨头,实现跨市场资源整合,既捕捉A股硬科技成长机会,又分享港股科技企业的估值修复红利。这种“基础层-技术层-应用层”的全链条覆盖,完美契合“人工智能+”行动对算力、算法、数据的核心需求。
基金经理的专业把控是业绩持续的关键保障。张林自2020年基金成立之初便担任管理人,任职期间累计收益达75.03%,从业5年多来年均回报10.62%,最大盈利达96.49%,而最大回撤仅-8.95%,风险控制能力突出 。其投资风格呈现“精选个股+灵活调仓”的特点,在2024年四季度果断调整持仓结构,增持AI芯片与半导体设备标的,成功把握产业升级主线,使该基金成为其管理的6只产品中表现最佳者。张林坚持“质量优先、成长赋能”的选股逻辑,聚焦主营业务鲜明、技术壁垒深厚的科技企业,有效规避了概念炒作带来的投资风险。
行业前景的广阔空间为基金长期增长提供了坚实支撑。政策层面,《关于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的意见》明确2027年新一代智能终端普及率超70%,31个省份已出台大模型相关政策,形成国家-省-市三级支持体系 。产业层面,2025年中国人工智能产业规模预计达3985-9000亿元,年增长率24-37%,应用层占比已提升至52%,标志着AI从技术驱动转向应用驱动。半导体、AI芯片、端侧AI等细分领域迎来爆发期,台积电、三星量产2nm工艺,800V电动车平台推动碳化硅需求激增,这些趋势与基金持仓高度契合,为未来收益提供了充足想象空间。
需要注意的是,该基金作为中风险偏股混合型产品,存在一定投资风险。股票资产占比89.12%,科创板股票与港股通标的的配置使其面临流动性风险与境外市场波动风险,且科技行业技术迭代快、政策变化可能影响行业走势 。对于普通投资者而言,短期波动不可避免,采用定投策略摊薄成本、长期持有分享产业成长红利,是更为理性的选择。
在AI赋能百业、新质生产力加速崛起的时代背景下,招商科技创新混合A凭借精准的赛道布局、优秀的管理能力和稳健的业绩表现,成为普通投资者参与科技产业升级的优质工具。随着“人工智能+”行动深入推进,AI应用在制造、医疗、金融等领域的落地生根,基金持仓的核心资产有望持续释放成长潜力。对于认可科技长期价值、能够承受短期波动的投资者来说,这只基金值得纳入投资组合,在科技强国的时代浪潮中把握长期投资机遇。
$招商科技创新混合C$ @招商基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