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AI崛起时# #创作扶持计划# #天天基金调研团#
作为刚毕业3个月的职场新人,月薪扣完五险一金只剩5k+,既要攒房租又要留生活费,能拿来理财的钱少得可怜。今年10月看着科技板块回暖,咬咬牙入手了招商科技创新混合A(008655),至今收益1.6%,不算惊艳但足够安心——更重要的是,我已经把“每周周一定投100元”设成了自动扣款,打算跟这只基金、跟科技板块死磕到底
今天就以普通人的视角,分享这只基金的深度测评、科技板块的投资逻辑,还有我作为新手的真实思考,全文干货无废话,适合像我一样资金有限但想长期布局的年轻人~

一、基金深度测评:不是“猛基”,却是稳健型科技标的
1. 基本盘先摸清:中风险+平衡型,适配新手
一开始选基金时,我最怕踩雷“高波动妖基”,毕竟刚毕业输不起。招商科技创新A的定位让我放心不少:中风险+契约型开放式+平衡型投资风格,成立于2020年2月,不算新基金但也不算老古董,经历过市场周期检验。
最新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11月12日,基金净值1.8291,虽然前一天跌了2.01%,但拉长时间看成绩很亮眼:近3个月涨31.30%,近6个月42.13%,近12个月直接冲到55.18%!对比我10月买入时的净值,刚好赶上10月科技板块的震荡上涨——10月科技50指数整体收涨1.2299%,而这只基金能跑出1.6%的收益,大概率是持仓精准踩中了当月热点。

2. 持仓逻辑:紧跟政策+硬科技,不盲目追热点
作为新手,我看不懂复杂的财报,但会看基金的持仓方向和政策契合度。根据2024年四季报,这只基金前十大重仓股仓位达48.01%,第一大重仓股是寒武纪(AI芯片龙头),还逐步增持了和“两新支持政策”相关的汽车、汽车零部件和家电领域个股。
这个持仓逻辑太对我的胃口了!一方面,寒武纪代表的AI芯片是科技板块的核心赛道,2025年AI芯片市场规模预计突破3500亿美元,占半导体总市场的45%,长期潜力十足;另一方面,汽车、家电等领域的科技升级,刚好契合国家“科技创新+消费升级”的双主线,政策支持力度大,不会踩空赛道。
值得一提的是,这只基金的基金经理已经换成了张林,前任付斌任职期间跑输基准,而张林接手后明显调整了持仓结构,2024Q4单季度净值涨幅13.03%,成为他管理的6只基金中表现最佳的一只。这种“知错就改”的调仓能力,让我对它的长期表现更有信心。

3. 波动真相:科技基的“脾气”,定投才能驯服
很多人怕科技基,就是因为波动大,这只基金也不例外:近1个月波动-3.11%,11月11日单日跌2.01%,我持仓里也跟着绿了一下。但我一点不慌,因为早就做好了功课——科技板块本身就是“急涨急跌”的性子,10月31日科技股还经历过一波大回调,当时很多人恐慌抛售,可现在回头看都是洗盘。
对新手来说,这种波动不是风险,而是机会。每周100元的定投,刚好能在下跌时多买份额,上涨时享受收益,把“高波动”变成“低均价”。就像我10月买入后,基金有涨有跌,但定投让我的持仓成本一直保持在较低水平,最后还能拿到1.6%的正收益,这就是定投的魔力~

二、科技板块:政策+技术双轮驱动,长期逻辑硬到打
如果说选基金看经理和持仓,那决定要不要长期持有的,就是赛道本身的潜力。作为职场新人,我不懂复杂的行业分析,但从身边的变化和国家政策里,就能感受到科技板块的“底气”。
1. 政策红利:真金白银支持硬科技
今年8月,财政部、科技部等四部门联合推出了支持科技创新专项担保计划,简直是科技企业的“融资活水” !这个计划太实在了:不仅把科技型中小企业的单户担保余额上限从1000万提高到3000万,还将国家融资担保基金的分险比例最高提至40%,担保费率逐步降至1%以下。
简单说,以前科技中小企业缺抵押、贷不到钱,现在有了政策兜底,银行敢放贷了,企业能拿到钱搞研发了,整个科技产业链都会受益。而招商科技创新A刚好重仓这类受益企业,相当于跟着政策吃红利,这种“政策+市场”双驱动的标的,长期持有心里有底。
2. 技术趋势:2025年科技行业的“确定性机会”
我虽然是新手,但平时爱刷科技新闻,发现2025年的科技行业,简直是“神仙打架”级别的技术爆发期,而这些趋势都和这只基金的持仓高度契合:
- 半导体:制程+封装双突破:台积电、三星今年都要量产2nm工艺,英特尔1.8nm工艺也在路上,先进封装技术成为算力提升的关键,长电科技、通富微电等国内企业都在扩产;
- AI芯片:从训练到推理:现在AI不仅需要云端训练芯片,更需要边缘推理芯片,OpenAI都开始大量采购AMD的推理芯片,这正是寒武纪这类企业的机会;
- 碳化硅:汽车电动化的核心:800V电动车平台普及,碳化硅(SiC)成为标配,2025年碳化硅产业从6英寸转向8英寸量产,成本下降+需求爆发,相关企业潜力巨大。
这些技术不是“空中楼阁”,而是正在落地的产业趋势,全球半导体销售额预计2025年达到6972亿美元,同比增长11.2%。科技板块的长期增长,不是靠炒作,而是靠实打实的技术进步和需求爆发,这也是我敢长期定投的核心原因。
3. 风险提示:新手必须知道的“坑”
当然,我不是盲目乐观,科技板块的风险也很明显:波动大、技术迭代快、政策变化可能影响行业走势。比如这只基金近1个月跌了3.11%,如果是一次性重仓买入,心态很容易崩。
但对定投的新手来说,这些风险都能被时间稀释。每周100元,就算基金跌20%,我也只多花几十块钱就能买到更多份额,而科技板块的长期上涨趋势,会让这些短期波动变成“小浪花”。就像抖音上一位博主说的:“股市投资是对人性的修行,频繁进出不如耐心等待确定性”,这句话我记在备忘录里,用来提醒自己不要追涨杀跌。

三、我的定投逻辑:月薪5k的“无痛投资”,攒的是未来
作为刚毕业的新人,我选基金、做定投,从来不是为了“一夜暴富”,而是为了在能力范围内,给未来多一份保障。每周100元,一个月400元,一年4800元,对月薪5k的我来说,不会影响生活质量,还能强制储蓄,这种“无痛投资”才适合新手。
1. 为什么选“每周周一定投”?
- 仪式感拉满:周一刚发工资,先把100元划到基金里,相当于“先投资后消费”,避免月光;
- 摊薄成本更均匀:每周定投比每月定投更能平滑波动,比如基金一周内跌了又涨,每周扣款能刚好接住低点;
- 培养投资习惯:投资不是一时兴起,而是长期坚持,每周100元的小额定投,能让我慢慢养成理性投资的习惯,不会被市场情绪左右。
2. 面对波动的真实心态
说实话,第一次看到基金跌2.01%时,我心里也慌了一下,甚至想过要不要赎回。但我马上打开基金持仓,看到寒武纪、汽车零部件这些硬科技标的,又想起财政部的专项担保计划,就冷静下来了——短期波动是市场正常现象,而我投资的是科技行业的长期未来,不是明天的涨跌。
现在我已经学会了“佛系看盘”,每周一扣款后就关掉基金APP,不会天天盯着净值波动。有时候同事问我“你那基金涨了吗”,我都会说“不知道,等年底再看”。对新手来说,减少看盘频率,才能避免被情绪影响,坚持长期持有。
3. 长期目标:5年后,我想靠定投攒下第一笔“科技红利”
我给自己定了一个小目标:坚持定投5年,不轻易赎回,除非遇到基金经理大幅调整持仓、科技板块逻辑变了等极端情况。
按照这只基金近12个月55.18%的涨幅(当然不能指望每年都这么高),就算未来5年平均年化收益20%,5年后我的本金+收益也能达到3万多,这对刚毕业的我来说,可能是一笔不小的“意外之财”——或许能用来付首付,或许能用来进修,或许能用来创业。
当然,我也知道投资没有绝对的确定性,科技板块可能会遇到技术瓶颈、政策调整等风险,但我愿意承担这种风险,因为我相信:在这个科技改变世界的时代,长期布局科技板块,就是布局未来。

最后:给新手的3句真心话
1. 新手别碰重仓单一赛道的“猛基”:招商科技创新A是平衡型,持仓分散,波动比纯半导体基金小,更适合新手入门;
2. 定投一定要“自动扣款”:手动定投容易因为情绪中断,设成自动扣款,相当于“强制坚持”,才能吃到时间的红利;
3. 别把基金当股票炒:科技板块波动大,频繁买卖只会亏手续费,长期持有+定投,才是普通人的制胜法宝。
现在我每周一早上都会收到基金扣款的短信,那一刻不是心疼钱,而是觉得自己在为未来投资,特别有成就感。有没有同款定投这只基金的姐妹?你们是怎么看待科技板块的波动的?欢迎在评论区交流~ 祝我们都能在科技红利里,慢慢变富@招商基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