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AI崛起时# #天天基金调研团# #天天基金13岁啦##创作扶持计划#
$招商科技创新混合A$
一、2025魔幻科技年:从机器人狂欢到芯片鏖战
“每一轮暴涨暴跌背后,都是时代给投资者的压力测试”
撕开Choice数据的美好外衣:
• 板块轮动如赌局:Q1人形机器人飙涨40%+,Q2创新药接力,Q3半导体暴力反弹50%——踏错节奏的基金净值差距高达35%
• 极致分化的真相:全市场科创基金平均61%收益背后,是头部20%产品吃掉80%利润的残酷现实
• 我的切肤之痛:3月追高某机器人ETF被套在山腰,才懂得“主线≠躺赢”
深夜翻看张林的季报时顿悟:科技投资早已从“选赛道”进阶到“算弹匣”——当寒武纪单日波动30%成为常态,基金经理的调仓频率就是投资者的救命绳。

------
二、解剖招商科创C:张林的“科技游击战”哲学
“在AI革命里,择时比信仰更重要”
持仓密码:要弹性,更要反脆弱
翻开009639最新季报,倒吸一口凉气:
• 刺刀见红的调仓:Q2清空创新药仓位转战半导体设备(中微公司/拓荆科技占比超12%),精准吃到7月芯片行情
• 拒绝“PPT概念股”:前十大重仓0家亏损AI企业,全部聚焦已实现订单放量的硬核标的(如工业富联Q3订单增230%)
• 对冲黑科技:9月美股AI暴跌时,用纳指100期权削平8%回撤——这操作在内资基金堪称清流

张林面孔:冷血科技猎手的AB面
访谈里他说“投资要像手术刀”,但基民不知道的是:
• 回撤控制强迫症:今年最大回撤-22.3%,低于同类平均-28.7%(虽然依然肉疼)
• 产业调研狂魔:被同行爆料亲自蹲点合肥晶合工厂数产能卡车,发现晶圆良率跳升后紧急加仓
• 脆弱性警报:管理规模半年暴增300亿后,小盘成长股策略面临流动性挑战

------
三、科技基金的七宗罪:狂欢背后的白骨
“当科创50市盈率冲上90倍,我们买的究竟是未来,还是集体幻觉?”
估值炼狱三重门
• 泡沫指标亮红灯:成分股平均研发费用率达47%,但自由现金流为正者不足三成——多数企业仍是资本市场的“输血傀儡”
• 比2021新能源更危险:当前光模块PE均值106倍 vs 当年宁德时代最高70倍
地缘政治的达摩克利斯之剑
亲身经历的血泪:
8月某早盘,持仓EDA龙头突遭美制裁闪崩40%,虽然张林Q3已提前减仓,但净值仍单日蒸发5%——科技投资已进入“防弹衣比收益率重要”的时代

------
四、生存指南:在科技绞肉机里优雅起舞
给不同段位玩家的装备包
• 小白急救箱:
【股债平衡+定投钝化】
招商科创C占比≤总投资20%
每月15日定投,单日暴跌5%手动加倍
• 老炮核武库:
【行业轮动对冲+事件驱动套利】
当科创50换手率>4%时减仓(历史见顶信号)
押注政策风口:数据要素X行动/特斯拉FSD获批前埋伏智能驾驶链

致张林的三行情书
谢谢你
在机构抱团炒垃圾股的年代
依然死守“订单验证”的底线

------
终局思考:投科技是赌国运,更是赌人性
凌晨三点盯着基金净值更新,突然想起杨德龙的警示:“科技牛不会因关税战终结,却可能死于估值谋杀”。
我的选择:
保留招商科创C核心仓位,但严格执行“回撤15%斩仓”纪律。这不是对张林的背叛,而是对泡沫的敬畏——真正的科技信徒,既要敢在寒武纪破发时抄底,也要舍得在工业富联万亿市值时离场。

最后含泪分享三条铁律:
1⃣忌满仓单押:再看好AI也留30%现金等暴跌补刀
2⃣忌线性外推:去年涨60%≠明年还能涨60%(参见2023东吴基金血案)
3⃣忌成本幻觉:浮亏30%时别问“能否回本”,该问“逻辑是否逆转”
此刻窗外秋凉透骨,手机弹出中芯国际Q4指引超预期的消息。突然理解为什么总说“科技投资是离未来最近的职业”——我们押注的不是代码和K线,而是人类文明进阶的火种。@招商基金
“最好的投资,是在绝望的废墟里捡起希望的碎片”
(注:基金有风险,本文不构成投资建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