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基金调研团#
强烈看好AI应用驱动的算力需求持续高增长,海内外AI应用进入商业化的拐点时刻。国产算力产能瓶颈也即将突破,预计2026年国产芯片将迎来放量。
发展人工智能,算力是关键基石。无论是AI模型训练,还是实时应用场景,都需要海量强大的算力作支撑。近年来,从大模型参数呈指数级增长,到各类AI应用对实时性、稳定性要求的持续攀升,对算力的需求呈井喷式增长。我国AI产业发展迅速,但算力基础设施受供给不足、成本高企、生态待建等制约,仍存在算力缺口,尤其是高端算力。一个重要原因是算力芯片受制于人,不仅前期开发成本高、研发实力存在差距,而且面临断供风险。但是这并不能改变AI产业的景气趋势,甚至能提升算力国产化的紧迫性,进一步加速国产算力的采用,2026年有望成为国产算力大规模量产的元年。

从二级市场的表现来看,无论是A股还是港股人工智能和算力方向,今年以来涨幅都大幅跑赢大部分行业指数。相关龙头股表现持续活跃,截至2025年10月22日,年内累计涨幅翻倍的个股达21只,其中胜宏科技以564.6%的涨幅居首;新易盛、仕佳光子、中际旭创、源杰科技等个股涨幅均超200%。从海外科技巨头的AI发展可以观察到,AI开始深度融入核心业务、AI原生应用快速普及,AI成为业绩超预期核心驱动力,标志着AI商业化进入实质性兑现阶段。无论是AI应用领域还是算力行业都有望呈现较多的投资机遇。

在华泰柏瑞质量成长(A:008528,C:011452)基金经理陈文凯看来,这背后是我们正经历以AI为核心的科技革命。AI产业历经数十年积累,自2022年底GPT3.5等大模型问世,技术迭代明显加速,产业进入非线性增长阶段。关键转折点在于AI是否达到“人类平均智力水平”。一旦突破该临界点,其泛化能力与商业价值有望呈较大增长。从投资视角看,AI的较大发展意味着二级市场或仍存在显著的预期差。尽管部分核心个股涨幅较大,引发市场对后续空间的担忧,但当前线性思维与AI实际增长轨迹之间或存在较大差距。在他看来,我们或正身处一趟已启动的AI高速列车,旅程长远。此时关键可能并非车速快慢,而或是身在车上。尽管市场可能出现波动,但过去半年的产业进展进一步印证,我们或正处于一个伟大时代的开端。AI发展具备非线性和不可逆的特性,其未来商业广度与深度有望带来较大的潜在回报。

陈文凯拥有9年从业经验,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金融硕士专业,2016-2019年任中金公司研究部分析师,2019年12月加入华泰柏瑞基金,历任研究员、基金经理助理,研究员时期覆盖TMT主线,2024年1月起独立管理华泰柏瑞质量精选混合基金,2024年7月起独立管理华泰柏瑞质量成长混合基金。
从其投资框架来看,是从中观产业视角出发,精选业绩确定性相对强的个股,并在合理估值下进行配置。首先是以中观产业研究为起点,努力挖掘可持续成长的行业,构建组合的基础。通过对行业成长空间和成长斜率的研究预判,结合目前所处行业生命周期阶段分析,挖掘出在3-5年甚至更长时间维度下,业绩确定性相对较高的行业。其次是精选个股:业绩确定性是选股的硬标准。再次是估值考量:动态权衡风险与收益。今年以来,他管理的华泰柏瑞质量成长,在这一波行情中脱颖而出。

该基金A类成立于2020年3月初,C类成立于2021年2月初。作为一只科技成长类的混合型基金,华泰柏瑞质量成长可以说将基金经理自身所学和长期积累发挥的得心应手,细看基金收益曲线,该基金的超额收益几乎是一条斜率很陡、连续向上的曲线。截至2025年10月29日,其中华泰柏瑞质量成长A近1年净值增长率108.90%,今年以来净值增长率122.09%,近半年净值增长率143.19%,各阶段来看均大幅跑赢同期业绩比较基准和同期沪深300指数。基金夏普比率为2.05,优于89%同类基金,显示出单位风险下超额收益能力较强。这一成绩背后,既有陈经理对AI算力行业趋势的敏锐判断,也有对个股的深度挖掘和前瞻布局。
作为AI算力主题基金的基金经理,陈文凯有一套自己的投资方法论——综合考量行业的成长空间(天花板)、成长速度(斜率)以及当前所处的成长阶段。如果一个行业正处于生命周期的早期或中期,且展现出高成长性,可能就值得重仓配置。正如AI行业,正是因为它处于这一高成长阶段。反之,当未来某个时点观察到某个行业(例如当前的AI)增长开始放缓、步入成熟期时,会逐步将配置转向那些同样具备高成长潜力,但所处阶段更早、生命周期更靠前的新兴行业。

从最近一期基金持仓情况来看,配置上高度聚焦AI等高景气赛道,其中通信设备占比为27.65%,为核心配置板块;电子占比为12.5%,汽车占比为11.92%,持仓中包括中际旭创、新易盛等AI算力核心标的。虽然都与AI相关,但是相对均衡,没有重仓单一细分领域。
对于投资AI板块的小伙伴,目前最关心的应该是该行业还能继续向上吗?毕竟已经涨了这么多了。
如果从从市场规模来看,全球万亿级红利窗口已经打开,全球AI算力市场正以超30%的年增速扩张,中国凭借政策与需求双驱动,成为全球增长最快的市场之一。从市场体量看,AI算力已成为万亿级赛道。根据行业数据,2024年全球AI 算力市场规模突破1000亿美元,预计2025年将达到1500亿美元,2030年进一步超过4000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保持在35%左右,核心增长动力来自大模型训练、AIGC推理、工业AI等场景的需求爆发。
中国AI算力市场增速领跑全球。2024年中国AI算力市场规模约2200亿元人民币,预计2025年将达到3000亿元,年复合增长率超40%,高于全球平均水平。增长动力主要来自三方面:一是互联网企业(阿里、腾讯)的大模型投入,二是“东数西算”工程推动的算力基础设施建设,三是制造业智能化转型带来的边缘算力需求。
在调研时,陈经理也与大家进行了深入的讨论,他认为可以从两个层面来理解这一需求的广度和持续性:一个是需求规模较大且可见度高;另一个更关键是投资性质已经从“成本”转向“利润源泉”,它不再是单纯的成本投入,而或是企业重要的利润来源。实践表明,高质量的AI投入有望能带来显著的投资回报。因此,企业为了获取更多收入和利润,可能会竞相追逐代表算力资源的“Token”,这有望直接转化为对AI基础设施的持续、甚至加速的投资需求。综合来看,头部厂商的明确开支规划与AI投资可能的高回报率驱动的广泛需求相结合,或共同构成了对AI算力芯片及整个基础设施产业链的长期、强劲拉动,这有望为相关领域的市场行情提供坚实的基本面支撑。
总结,无论当下还是未来,科技股都是市场是最亮眼的主线。这波强势上涨背后,是国家对算力建设的高度重视。算力板块呈现震荡走势,但从产业趋势来看,无论是海外的OpenAI、Oracle,还是国内的阿里巴巴,均在加码算力相关投资。我们认为,短期的调整是在消化前期的快速上涨,算力的资本开支仍具备持续性,板块当前的每一次的回撤和调整,可能都是我们再次上车的好时机。选择优质标的,耐心持有,伴随国家算力建设共同成长,或许是未来三年最确定的投资策略之一。对于看好AI算力方向的投资者来说,像华泰柏瑞质量成长(A:008528,C:011452)这种各方面数据都表现优异的基金,是值得大家重点关注的投资工具。@华泰柏瑞基金 @天天精华君 @天天基金创作者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