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怎么投# #深地经济成新风口!产业链如何投资 ?#
2025年国务院发布的《关于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的意见》明确指出,人工智能是推动生产力革命性跃迁和生产关系深层次变革的关键力量。文件提出到2027年实现人工智能与六大重点领域深度融合,智能终端普及率超70%;到2030年智能经济成为核心增长极;2035年全面步入智能社会。这一战略定位为人工智能产业提供了长期政策保障,从基础科研平台建设到产业应用落地,形成“技术-资本-商业”的正向循环。
政策红利已转化为产业动能:DeepSeek等国产大模型实现训练成本下降90%的同时性能提升,推动AI应用从“主题炒作”转向“业绩验证”阶段。工信部数据显示,2025年上半年人工智能核心产业规模同比增长35%,算力基础设施、智能终端、行业应用三大领域成为政策扶持重点。
当前人工智能投资呈现“基础层稳定、应用层分化”的特征。算力基础设施作为AI发展的基石,海外云厂商资本开支持续高增长,国内光模块、服务器等细分领域需求旺盛。以华泰柏瑞质量成长A为例,其2025年二季度前十大持仓中,中际旭创、新易盛等光模块企业占比达18.96%,直接受益于算力需求爆发。
华泰柏瑞质量成长A的配置价值
作为主动管理型基金,华泰柏瑞质量成长A(代码:008528)展现出三大优势:
1. 精准的产业链布局:基金经理陈文凯采用“核心-卫星”策略,70%仓位聚焦算力基础设施,30%配置智能终端、自动驾驶等成长性赛道。2025年二季度持仓显示,基金前十大重仓股覆盖光模块、智能硬件、消费电子等AI关键环节。
2. 动态的风险控制:面对AI板块年化波动率32%的挑战,基金通过组合投资分散风险。2025年上半年,在算力租赁、IDC电源等推理侧需求爆发的细分领域提前布局,有效对冲训练侧资本支出波动风险。
3. 业绩的持续验证:截至2025年10月,基金近三个月收益率达54.87%,今年以来收益率92.60%。其重仓的涛涛车业、胜宏科技等企业,均因AI赋能产品升级实现业绩超预期增长。
把握政策与市场的双重节奏,建议投资者采取“分步建仓+长期持有”策略:
1. 等待催化信号:关注端侧AI设备放量节奏,如苹果、阿里AI眼镜的市场接受度,相关芯片、存储企业业绩兑现情况。
2. 评估估值匹配度:当前CS人工智能指数PE达74倍,需规避PE分位超90%的细分领域,选择如人形机器人零部件等估值合理、营收率先兑现的板块。
3. 匹配持有周期:A类份额适合长期投资者,C类份额适合波段操作。根据历史数据,AI板块每轮调整周期约6-8个月,当前估值水平已回落至合理区间。
智能经济时代的财富机遇,瑞银估算,AI年化营收机会约1.5万亿美元,是当前资本支出的三倍。随着政策持续发力,2025年下半年将迎来AI应用落地的关键窗口期。华泰柏瑞质量成长A通过深度研究形成超额认知,其投研团队对技术变革的敏锐把握,为投资者提供了分享智能经济红利的稳健工具。
在人工智能重塑人类生产生活范式的进程中,选择与国家战略同频、与产业趋势共振的投资标的,将是把握未来十年财富增长的关键。华泰柏瑞质量成长A以其独特的配置策略和业绩表现,值得投资者重点关注。@华泰柏瑞基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