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访问:
发表于 2025-04-24 19:28:58 天天基金iPhone版 发布于 福建
消费复苏浪潮已来,我看到了这些机会!

#把握消费机遇#+打卡第4天+作为一个在股市中摸爬滚打了十多年的普通投资者,我从未像现在这样对消费板块感到兴奋。过去四年里,消费股经历了惨烈的调整——中证消费指数一度跌去47%,连白酒龙头都从“信仰”变成了“弃儿”。但就在最近,我嗅到了市场风向的微妙变化:PMI制造业数据连续三个月站在荣枯线之上,商场里的试衣间开始排队,就连小区门口早餐店的老板娘都念叨着要扩大门面。这一切,让我不禁翻出尘封已久的消费股自选列表,重新审视这个曾被市场冷落的领域。


政策的力度是最直接的信号。今年3月中央出台的《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把家电、汽车以旧换新补贴提到20%,育儿补贴直接打入家庭账户,最低工资标准也迎来了久违的上调。这些政策不像过去那样隔靴搔痒,而是精准地瞄准了老百姓的“钱袋子”。我注意到一个细节:3000亿元超长期特别国债中有相当比例投向消费扩容,这种真金白银的投入力度,堪比当年“家电下乡”政策出台时的场景。更让我心动的是,地方政府开始比拼式出台配套政策,就像当年抢项目落地时的疯狂,这种自上而下的政策共振,往往意味着行业拐点的前兆。


估值的安全边际是实实在在的底气。翻看历史数据,中证消费指数27倍的市盈率,不仅比科技板块整整低了一个台阶,甚至比过去十年中位数还折价15%。这让我想起2021年白酒泡沫破裂前夜,同样的指数估值高达45倍。更值得玩味的是,消费板块的成交占比已萎缩到不足10%,机构持仓更是降到冰点——这种极端情绪往往孕育着预期差修复的机会。就像2018年底白酒板块跌到20倍PE时,所有人都在说“年轻人不喝白酒了”,但后来的故事我们都知道了。


基本面的改善正在悄然发生。最近拜访几家消费品上市公司时,我看到了两个重要变化:一是库存周转天数开始缩短,某家居企业甚至出现了经销商主动补库存的现象;二是成本端压力明显缓解,包材价格同比下降了12%,这对快消品企业来说相当于直接增厚利润。更关键的是,服务消费的崛起超出了所有人预期——五一假期的旅游订单量同比暴涨300%,医美机构的客单价不降反升,这些高频数据都在暗示,消费升级的故事远未结束。


当然,市场永远存在分歧。有人担心居民储蓄倾向依然高企,有人嘀咕科技股的虹吸效应仍在持续。但当我看到中小制造企业的PMI开始回暖,当社区团购平台上30元/斤的预制菜被抢购一空,当00后开始为“情绪价值”付费购买上百元的文创雪糕,我意识到消费复苏不再是纸面推演,而是真实发生在街头巷尾的浪潮。此刻布局消费股,就像2016年在深圳湾看房——所有人都知道核心地段的价值,只是暂时被悲观情绪蒙住了眼睛。


站在2025年的春天,我决定把压箱底的“消费复苏清单”付诸行动。这份清单里有经历周期洗礼的白酒龙头,有在社区渠道默默织网的乳业巨头,还有正在把AI技术融入产品设计的智能家电企业。或许它们不会像AI概念股那样一夜暴涨,但当政策红利、估值修复、业绩改善形成共振时,我相信这些躺在历史估值洼地里的消费标的,终将迎来属于它们的戴维斯双击时刻。毕竟在资本市场,最丰厚的回报往往藏在市场共识的裂缝里——而此刻的消费板块,正是那条正在透出光亮的裂缝。


郑重声明:用户在基金吧/财富号/股吧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作者: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登录 | 5秒注册 作者:,欢迎留言 退出发表新主题
郑重声明:用户在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东方财富社区管理规定》

扫一扫下载APP

扫一扫下载APP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34289898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021-54509966/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