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晒秋分红节#2025年,全球货币政策持续宽松,中国10年期国债收益率降至1.80%,而无风险利率的下行让高股息资产成为投资者追逐的焦点。其中,“高股息” 、“低估值”的风格特征具备较好的防御性,受到众多投资者青睐。在此背景下,红利资产凭借稳定的现金流和抗跌属性,成为市场中的“压舱石”。
在震荡市场,指数的抗跌属性更是不容忽视。通过近年来市场下行阶段指数的收益表现进行了分析,发现红利低波指数相比沪深300和中证500指数,回调幅度更低,抗跌性更强。
红利低波指数倾向于包括那些业绩稳定、有稳定分红政策的公司。这些公司通常处于成熟稳健阶段,业绩弹性没有成长股高,在调整和震荡期防守能力尤其突出。有助于坚定信心等待牛市来临,值得我们长期持有。
,红利资产的股息率优势愈发凸显。截至2025年7月,标普中国A股大盘红利低波50指数的股息率达4.29%,与国债形成显著利差。这种“类固收+”属性,使其成为保险资金、养老目标基金等长期资本的核心配置方向。
以南方红利低波50ETF联接C为例,其前十大成分股覆盖工业、消费、能源、金融等10个行业,行业集中度严格控制在30%以内,有效分散了单一领域风险。
基金核心优势:
标的指数红利属性强:跟踪标普中国A股大盘红利低波50指数,成分股以高股息率、低波动性为核心特征,覆盖金融、能源、公用事业等抗周期行业。2025年7月分红计划总额超3亿元,彰显企业盈利稳定性。
业绩表现稳健:近三年涨幅超60%,近一年收益18.19%,最大回撤仅2.8%,夏普比率1.38,风险调整后收益显著优于同类平均。
分红机制成熟:2025年已实施8次分红,每份累计分红0.61元,默认现金分红方式,适合追求稳定现金流的投资者。
我投资的理由:
行业配置均衡:持仓覆盖金融、能源、消费等领域,避免单一行业风险。
政策红利加持:政策鼓励上市公司分红,红利板块有望持续受益。
资金流入显著:2025年7月规模突破100亿元,创历史新高,市场认可度高。
个人投资组合“分红收益”畅享规划
规划目标
核心诉求:通过配置高股息资产,构建“稳定分红+资本增值”的双轮驱动组合,实现年化6%-8%的收益目标,同时降低组合波动率。
配置策略
核心仓位:红利低波50ETF联接基金(40%-50%)
角色定位:组合压舱石,提供稳定分红收益。
长期持有:利用股息再投资(红利再投资方式免申购费),享受复利效应。
动态调仓:当指数估值(PE)低于历史均值时,适当加仓;当估值高于均值时,部分止盈。
卫星仓位:互补资产(30%-40%)
港股高息央企:
优势:股息率7%-9%,政府信用背书,与A股红利形成地域分散。
配置比例:20%-25%。
债券类资产(如10年期国债ETF):
优势:抗通胀、低波动,经济下行期提供安全垫。
配置比例:10%-15%。
灵活仓位:机会型资产(10%-20%)
黄金ETF:对冲人民币贬值风险,配置比例5%-10%。
公募量化基金:捕捉市场超额收益,配置比例5%-10%。
分红收益管理
现金流规划:
季度分红:港股央企(3/9月)+ A股红利ETF(6/12月)错峰派息,实现每季度现金流入。
再投资机制:将分红资金用于加仓低估资产(如PB<0.8时),或定投黄金ETF。
税务优化:
红利再投资:免征所得税,适合长期资本增值。
现金分红:暂免征收所得税,适合补充现金流。
在不确定性成为主旋律,南方红利低波50ETF联接C以其独特的“双优策略”、持续的现金流回馈以及经得起时间考验的稳健记录,为投资组合提供了可靠的“安心之锚”。无论是作为底仓配置,还是长期定投标的,它都值得我们投资者深入关注。@南方基金
#晒收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