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晒秋分红节# 众人熙熙,如享太牢,如春登台。我独泊兮,其未兆,如婴儿之未孩——《道德经》
近期,红利资产的持续下跌悄然影响市场情绪,越来越多人开始按捺不住,抛售红利资产、转向追逐科技板块。
而我,依然在坚持定投南方红利低波50ETF联接基金,还另外主动加仓了一些高股息个股。
这背后的逻辑其实很清晰:
如果你认为当前处于大牛市,那么低位品种迟早会迎来补涨。从来没有哪一种牛市,是只有科技股一路高歌,而消费、高股息等板块持续低迷的。如果这并非大牛市,那么市场终将面临惨烈的下跌,而低位品种,反而更具抗跌性。
所有K线,都只是当下共识被线性外推的结果。从当下的一点,可以幻化出三千世界,三千世界最终又浓缩成当下一点。然而,线性外推往往是不可靠的——它缺乏周期的视角。
举个例子,当某个行业开始吸引全国性人才大规模涌入,往往意味着它即将步入衰退。行业周期如此:繁荣传导至应届生就业市场之际,常常已是其高光时刻。随后,高考志愿填报该专业的人数暴涨,待这批学生四年后毕业,行业可能早已迈入成熟饱和期,甚至衰退期。
上市公司的逻辑也类似:看到行业景气度上行才急忙扩产,等到新产能真正投产,却发现行业已严重供大于求,周期早已转向。
正因如此,几乎所有工业品——除非具备垄断地位或品牌壁垒——其高增长与高毛利都难以持续。工业时代的产能扩张太容易了,过剩,往往是常态而非例外。
所以,到底要不要割肉红利仓位,去追涨买入科技板块?
我的答案其实早已明确。
这世上最锋利的刀,并非割下的那一下,而是翻过页之后的那句——原来可以不割。最糟糕的局面莫过于,本想参与泡沫,赚一把泡沫的钱,却最终成了泡沫的接盘人。
投资要想实现长期盈利,关键不在于预测涨跌,而在于构建一个“涨跌皆从容”的体系。这不是一句鸡汤,而是需要实实在在的策略支撑。人生亦如是,真正的幸福不应仅存于顺境,更要能在逆境中修得平常心,于困局中保持一份清醒与豁达。
而我体系的核心,正是多元化。在你觉得难以忍受的波动,对我而言,或许只是整体中微不足道的一环。更何况,南方红利低波50ETF联接基金自年初以来,超九次的分红记录,进一步凸显了红利资产的价值,就单单这一点,就更加值得我们长期投资!!!$南方红利低波50ETF联接A$
$南方红利低波50ETF联接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