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息面上,上市银行营收在连续两年下滑后终于显现企稳信号。数据显示,今年前三季度42家A股上市银行合计实现营业收入4.32万亿元,较去年同期微增0.9%。这一变化主要得益于资产规模扩张、手续费净收入增长以及债券浮盈兑现,不过净息差仍然是主要拖累因素。在拨备反哺的助力下,这些银行前三季度合计净利润达到1.68万亿元,同比增长1.5%,比营收增速高出0.6个百分点。
市场分析显示,当前市场正处于牛市整理期,呈现出资金从高位向低位切换、指数横盘整理、成交量萎缩但板块轮动的特征。在我看来,支撑牛市的底层逻辑并没有改变:资本市场改革正在深入推进,结构性景气行业提供支撑,加上市场资金面依然充裕,预计下行空间有限。从配置角度看,市场风格切换已经悄然开始,短期可关注“反制+避险”逻辑,而年底这个时间窗口,红利风格更值得重点关注。
对于后市走向,有观点认为重要规划带来的政策预期将提振市场情绪,但目前市场仍面临成交量不足、资金共识尚未形成的困境。短期市场可能通过震荡来寻找方向、消化阻力,中长期我继续看好“红利+科技”这条主线,其中红利风格在控制波动方面更具优势。另有分析指出,2025年第四季度很可能成为布局红利股、获取超额收益的关键时期,理由有三:一是基本面悲观预期已基本消化,低估值优势明显;二是增量资金配置需求有望增加;三是优质龙头股的股息率将重回有吸引力的区间。
说到具体投资,如果你也认同红利低波资产的长期配置价值,但又没有太多时间深入研究个股,$南方红利低波50ETF联接C$ (代码:008164)提供了一个较为便捷的参与工具。这个产品跟踪的是“标普中国A股大盘红利低波50指数”,其编制方法比较合理,从A股大盘中筛选出50只股息率较高、波动率较低的股票,采用股息率加权,同时控制单个标的和行业的权重上限,避免过度集中,覆盖工业、消费、能源、金融等多个领域,底层结构较为稳健。
从历史表现来看,这类产品在市场震荡期通常表现相对稳健,也许不是涨势最猛的那一类,但优势在于业绩持续性较强,波动相对可控。对于追求稳健收益的投资者来说,确实值得考虑。在我看来,红利板块的配置价值在未来一段时间仍将延续。当前市场环境下,能够提供稳定现金流的资产显得尤为珍贵。随着无风险收益率进一步下行,红利资产的相对吸引力还会更加突出。当然要提醒一句,投资一定要考虑自身的风险承受能力,建议采取分批布局的方式,避免一次性投入,这样既能平滑成本,也能降低心理压力。#大消费板块逆市拉升!行情能否持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