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险!现在创业板的顶部信号是越来越明显了,还死拿着不放的朋友,我真得好好提个醒。市场分化已经摆在明面上了:双创板块走成了双头形态,而上证红利股却稳稳站在右侧趋势里。上证指数能冲破4000点,核心就是这些红利权重股在发力——一场健康的牛市哪能只靠创业板撑场面?4000点这种关键点位,显然不是科技股能独自扛起来的,这背后其实是市场风格的彻底切换,牛市下半场,红利股已经正式接棒,双创板块也该进入调整期歇一歇了。
我个人觉得,现在最稳妥的操作就是布局“红利+低波”的底仓,尤其是之前在科技、成长板块投了不少的朋友,这相当于给你的账户上了一层保险,能有效降低整体波动风险。从资金动向就能看出来,机构早就提前动手了——有数据预估,2025年上半年,险资和上市公司增持红利股的规模差不多接近3200亿元,这比去年一整年的量都多。而且现在机构买红利股也不是盲目跟风,而是精挑细选,既要稳定的现金分红,又要控制下跌风险,毕竟谁也不想踩坑。更关键的是,目前全行业在红利股这块还欠配0.8到1.6万亿元,这些资金大概率会在未来两三年内慢慢进场,这对红利低波板块来说,就是长期的资金支撑。
再说说时间窗口,复盘一下过去的行情就知道,四季度布局红利股的胜率向来更高。毕竟大家在二三季度的科技主线上已经赚了不少,到了四季度,肯定想换成更稳健的标的锁定收益,这是市场的常态操作。2025年四季度更特殊,一方面市场对基本面的悲观预期已经充分反映在股价里了,另一方面不少高股息标的又回到了估值洼地——像A股里的高速公路龙头,股息率又回到了5%左右,港股不少金融股股息率甚至超过6%,就连大家熟悉的银行、能源龙头股,股息率也都维持在高位,现在布局,正好能赶上后续的风格切换,时间点刚刚好。最近还有个很明显的信号,不少红利基金都开始限购了,有的单日只能买10万,有的直接暂停大额申购,这背后其实就是资金在疯狂涌入,大家都在抢筹红利低波这个赛道。
从后续催化来看,我判断红利低波的配置价值还会持续凸显。一方面,经济基本面正在逐步修复,企业盈利稳中有升,这会让高股息企业的分红能力更有保障;另一方面,全球低利率环境下,市场对稳定现金流的需求越来越高,红利资产的“类债券”属性会更受青睐。而且现在创业板和红利板块的估值差距已经拉得很大,随着资金结构回归均衡,红利资产的均值回归概率也在上升。不过要说明的是,这不是说科技成长就不行了,而是未来市场大概率会是“双轮驱动”格局,红利资产负责稳健打底,科技成长负责进攻赚钱,对普通投资者来说,这样的组合才更稳妥。
如果你也看好“红利低波”资产的长期配置价值,但又不想花太多时间精力自己选股、盯盘,那$南方红利低波50ETF联接C$ (A类:008163 / C类:008164)其实就是个很省心的布局工具。这只产品紧紧跟踪“标普中国A股大盘红利低波50指数”,编制逻辑简单又靠谱:从A股大盘股里精挑细选50只股息率高、波动小的优质股,用股息率来加权,还会特意约束单个股票和行业的权重,避免持仓过于集中导致风险飙升。成份股覆盖了工业、消费、能源、金融等多个领域,像中国神华、中国移动这些大家耳熟能详的大盘蓝筹股都在其中,底层资产结构特别稳健。近三年数据显示,这只指数的年化波动率控制在15.5%左右,区间收益达到24.6%,既能享受高股息带来的稳定收益,又能通过低波动和分散配置控制下跌风险,对没太多时间研究股市的普通人来说,确实是高效又省心的配置选择。
我个人建议,不用纠结于精准踩点,分批布局其实更稳妥,既可以避免一次性入场的波动风险,也能逐步跟上资金的节奏。未来两三年,稳健型资产的重要性会越来越高,提前布局红利低波,相当于给自己的投资组合加了一层“安全垫”,无论市场风格怎么变,都能更从容应对。#飞天茅台批发价跌破1700!酒价何时触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