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打开账户是不是有点闹心?科技股冲高回落,题材股上蹿下跳,但有个板块却悄悄走出了独立行情——红利低波。10月以来,红利低波连涨行情不断,连杠杆资金都在加速抢筹,单只ETF近5天融资净买入接近1个亿。这行情到底是昙花一现,还是新趋势的开始?
先看眼前的市场环境。从10月16日开始,万得全A成交额连续3天掉到2万亿以下,沪深300波动率指标(IV)升到20的位置,比6、7月份那会儿明显紧绷。说白了,现在大家心里都有点打鼓:十五五会议政策会超预期吗?美联储11月会不会暂停降息?特朗普要是再搞点关税制裁怎么办?这种时候,资金天然会往"安全区"跑。而红利低波板块,恰恰就是A股有名的"避震器"——去年9月那波急跌,红利低波指数回撤比沪深300少了6个百分点,今年6月的调整中更是逆势涨了2.3%。
再把时间拉长看,未来三年多全球市场恐怕都不太平。贸易摩擦、地缘冲突这些"黑天鹅"说不定哪天就飞出来,每次都能把大盘吓得一哆嗦。这时候配置红利低波就像给账户买了"保险",去年巴以冲突爆发那周,普通股票型基金平均跌了4.2%,但红利低波类产品大多只跌了1%左右。更关键的是,现在高股息资产的性价比越来越突出:10年期国债收益率才1.86%,但恒生港股通高股息低波动指数股息率已经冲到6.22%,相当于4.36%的"无风险套利空间"。与其把钱存银行吃0.95%的利息,不如布局这些真金白银分红的资产。
可能有人会问:"现在追会不会太晚?"其实机构才刚动手。中信证券最新研报明确说,四季度是红利股布局的"关键时点",尤其是A股高速公路龙头股息率重新回到5%,估值修复空间很大。资金面也印证了这一点:300红利低波ETF规模刚创46.77亿的月度新高,聪明钱正在用脚投票。而且这个板块有个特点,每年12月调仓时会自动"高抛低吸"——把涨太多导致股息率下降的股票踢出去,换进来跌出性价比的新标的,自带"估值修复"基因。
对普通投资者来说,自己选股踩坑的概率太高。比如同样是高股息,有的公司看着分红高,实际上是因为股价跌太多"被动抬高"股息率,这种"价值陷阱"一不小心就会掉进去。这时候指数工具就派上用场了,比如$南方红利低波50ETF联接C$ (C类:008164),它跟踪的标普中国A股大盘红利低波50指数,先挑股息率高的,再筛波动率低的,相当于从全市场给你精选出50个"优等生"。而且它采用股息率加权,分红多的公司权重自然高,像中国神华、双汇发展这些现金奶牛都是重仓股。 业绩数据也挺能打:成立以来涨了82.92%,近5年73.20%,近3年56.18%,就算最近市场震荡,近1周还反弹了1.79%。更省心的是,它对单一行业权重有限制,工业、消费、金融均衡配置,不会因为某一板块暴雷就跟着遭殃。

最后说句实在话,投资就像开车,不能只踩油门不踩刹车。现在这个市场环境,与其猜哪个题材会爆发,不如先把"安全带"系好。如果你的账户里还没有这类抗跌资产,不妨看看这只基金——每天花几分钟设置个定投,既能赚分红,又能在波动时少亏点,长期下来收益可能比天天追热点还靠谱。毕竟在A股,活得久比赚得快更重要,你说对吗?#CPO、PCB大反攻!行情空间有多大?#